中药能治白癜风吗 http://m.39.net/pf/a_7549893.html

作为一个盛产宗教的国家,印度有着多种宗教,如耆那教、锡克教印度教、锡克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在张国良先生的“一带一路”南亚佛教文化之旅中,除了走访了尼泊尔中华寺和印度八个佛教圣地外,他还对这一带的宗教文化做了相关探索,并结合我国的神话故事中孙悟空的原型和一带一路文化先驱玄奘,对中国宗教与印度宗教之间的关系做出自己的思考。

印度文化之耆那教

印度是个宗教盛行又多样的国家,只要是世界上有的宗教,印度差不多都有。印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宗教王国”“宗教博物馆”。印度有82%信印度教;12%信伊斯兰教;基督教排第三,占2.3%;锡克教第四,1.9%;佛教第五,0.8%;第六是耆那教,占0.4%。

年1月10日,我有幸在佛祖圣地祗园精舍附近参观了耆那教两大派的寺院。首先去的是天衣派寺院,建筑外表华丽,该派要求出家人不着衣衫,因而大殿两边有裸体神像。后来去旁边的白衣派寺院,建筑外表素白,未见裸露神像。

耆那教神庙

印度耆那教是一个比佛教还要古老的宗教,其基本教义是灵魂转世,并认为天下万物皆有生命。该教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于宗教,认为正确的信仰、知识、操行会导致解脱之路,进而达到灵魂的理想境界。同时该教是一种禁欲宗教,教徒不从事以屠宰为生的职业,主要从事商业、贸易或工业。耆那教不讲究信神,但崇拜他们的24祖。24世祖师筏驮摩(成道后被称为“大雄”)约于公元前年出生在吠舍离城,比释迦牟尼还早。

大雄父亲也是个君王,和释迦牟尼有相似经历,大雄结婚生女后似乎也是29岁时出家苦行,寻求解脱的道路。他甚至不着衣物赤身裸体苦修12年之久,第13年苦修时他在吠耶婆达的一棵沙罗树下觉悟成道。在大雄带领下耆那教发展相当快。后来耆那教又得到了孔雀王朝几位国王的支持而发展迅速,传播到了印度的各个地方。由于内部分裂和伊斯兰教传入印度等原因,耆那教在13世纪时开始衰落。

耆那教分裂后主要形成天衣派和白衣派两大派。白衣派主张男女一样能获得拯救,各种姓一律平等,否认裸体的必要性,主张僧侣穿白袍。天衣派较为保守,注重苦行,歧视妇女,禁止妇女进入寺庙,要求僧侣基本裸体。

耆那教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十余个国家,以亚洲信徒最多,主要集中于西印度。印度南部小镇斯拉瓦纳贝拉戈拉是耆那教圣地,那里有一座约18米高的裸体石雕像,是为纪念耆那教创始人大雄筏陀摩那所建,建成于公元年。

印度文化之锡克教

1月20日下午,我们从泰姬陵所在的阿格拉市驱车公里到达新德里时已经天黑。顾不上吃晚饭,我们就赶到新德里最大的锡克教金庙参观,这个金庙叫班戈拉·撒西比谒师所,整个寺庙建筑群全部采用白色大理石建造,圣洁庄严。寺院的黄金圆顶和高大旗杆非常显眼。精美的柱廊和拱门衬托着高大的寺庙主体,巨大的包金蒜头形尖顶,在灯光下闪闪发亮。

班格拉·撒西比锡克教碣师所

据说这里原来是17世纪印度统治者拉贾斋辛格的别墅,17世纪中,锡克教8岁的第八代上师哈尔·克里香在此用清洁的井水帮助天花和霍乱患者,自己则染疫病去世。后人在此建了一座纪念小庙。目前的建筑大多建于年以后。庙内有一巨大的水池,被世界各地的锡克教徒尊崇为圣水。

寺院及其厨房对所有人开放,不分种族和宗教。但游客进入寺院需要遮盖头发,不得穿鞋。

我们进了寺院大门,穿过长长的廊柱,来到神殿院门口,先要脱鞋袜到存鞋处存放(免费),然后光脚进神殿大院,但见院内广场和水池边都有众多信徒在虔诚专注地跪拜祷告,进神殿的长廊中挤满了人,神殿大门敞开,里面灯火通明,可见有上师在诵经。我们进入长廊都必须用头巾包住头发。信众们对我们很好奇也很友好。

锡克教是15世纪产生于印度的一神教,主要流行于印度旁遮普邦,在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和香港也有少量信徒。

“锡克”一词源于梵文,意思是“弟子”、“信徒”。锡克教以公平正义、扶贫济弱和宗教自由为基本教义。宗教符号的圆圈代表没有始终的唯一真神,左右两边的弯刀象征捍卫真理与正义;中间的双刃刀代表做饭的刀具。

锡克教神寺每天给穷人提供免费餐饮。圣城是阿姆利则,朝圣地是被称为“神之所在”的阿姆利则金寺。

锡克教徒必须遵守的“5k“标志:kesh(终生蓄长须发),kangh(戴发梳),kacch(穿短裤),kirpan(身佩短剑),kara(戴手镯)。蓄长发长须表示睿智、博学和大胆、勇猛;加发梳是为了保持头发整洁,促进心灵修炼;戴钢手镯象征锡克教兄弟永远团结;佩短剑表示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坚强信念;穿短衣裤是为了区别于印度教教徒穿着的长衫。虽然印度乞丐很多,但锡克教徒中很少有乞丐,因为锡克教徒强调勤劳、勇敢,而且内部团结,互为兄弟。锡克寺往往就是该教的慈善中心。

香港湾仔有座锡克教庙,是香港约多锡克教徒的活动中心,庙内设有图书馆和一所幼儿学校。还有可容多任何信仰旅客均免费用餐和短暂居留的地方。

印度文化之那烂陀

那烂陀寺,就是西游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目的地大雷音寺。它位于今印度比哈尔邦巴腊贡地方,佛祖时代属印度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在灵鹫山和菩提迦叶之间。据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那烂陀寺其地原为庵摩罗园,佛陀曾于此说法三月。

据《印度佛教史》记载:那烂陀创建于公元前3世纪自乳王时期,龙树大师曾住持过那烂陀。5世纪后历代屡加扩建,遂成为古印度规模最大之佛教寺院及佛教最高学府。当时那烂陀寺规模宏大,建筑壮丽,藏书丰富,学者辈出。极盛期曾有来自全亚洲1万多名僧人在此学习研究,教师达多名,精通三藏的学者就有多人。公元年,我唐代高僧玄奘抵那烂陀寺,他在此学习研究和讲经多年,并对此地作了很多记述。

那烂陀寺遗址之一

12世纪伊斯兰大军占领并一炬焚毁了那烂陀。据说当时约万册的藏书被持续焚烧了6个月。年,英国考古学家康宁汉在这里发现了一片佛教遗址,经过与《大唐西域记》的记载核对,证明这里就是那烂陀寺。从年开始,印度和英国等考古学家对那烂陀寺院遗迹陆续挖掘,迄今发现那烂陀原占地面积万平方米,共有僧房余间。

整个寺院分为僧院区和教学区。僧院区由大致相近的院落组成,共有12座。每个院落的四周排列着僧房,院内有石桌、水井和厨房,每个院落都有走廊通向外面。教学区有寺庙和佛塔。已发掘出8座大型寺院,4座中型寺院和一小型寺院。8大寺按南北方向一字排列,大门朝西。大寺每边9僧室,中寺每边7僧室,小寺院每边5僧室。佛塔中最有气势的是真身舍利佛塔,塔分三层,外观雕有精美的图案。

我们是1月14日下午来到那烂陀寺遗址参观的。在当地学者和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先参观了僧院区的院落、僧房及水井等设施遗址,看到玄奘自修的墙洞,然后重点参观了教学区最大的寺庙和真身舍利塔遗址,沿途不断听到各国参观者对遗址宏大规模的赞叹。

印度文化中的“牧羊女”

佛祖释迦牟尼修行成道同菩提迦叶东边流淌的尼连禅河密切相关,河畔村里的牧羊女苏佳塔对他的影响极大。

据说,释迦牟尼从迦毗罗卫国出发寻找人生的真谛,他先后在两位当时的宗教导师处短暂学习,觉得并非究竟的解脱之道。后来他经过王舍城,来到菩提迦叶东边的尼连禅河畔,在附近的树林中行苦行。但他在这里苦行六年仍未悟道,而且因日夜冥思苦想、饥寒交困,身体血肉干枯,精疲力竭。

一天他走到尼连禅河边准备洗澡,由于身体极度虚弱,看到汹涌流水,头晕昏迷在岸边。这时刚巧被附近村中的牧羊女苏佳塔发现,苏佳塔赶紧给释迦牟尼喝了乳糜(提炼多次后最纯的乳制品),释迦牟尼喝后顿感神清气爽。他由此醒悟,乐行虽容易使人堕落,但一味的苦行也不能解脱,而且损坏身体!未解脱前要很好地保护身体,才能修行开悟!开悟解脱后,为了度化众生,更需要保护好身体。

于是释迦牟尼放弃苦修,接受供养,待身体复元后来到菩提伽叶大菩提树下,铺设好吉祥草,冥想禅修七天七夜,于腊月初八黎明,抬头看到启明星刹那间,豁然开朗,得无上大道,成为圆满正等正觉的佛祖。

1月13日我们在佛祖圣地菩提迦叶市,上午参拜庇佑佛祖成道的大菩提树所在的大菩提寺后,下午就乘车自市区往东,沿着尼连禅河去寻找佛祖从苦行林走出到大菩提树下成道的因缘。尼连禅河是恒河的支流,由南向北流。今日的尼连禅河大部分已经干涸,但从宽阔的河床可以推知,昔日的尼连禅河应是碧波荡漾,气势不凡。出市区不远,就到了一座大桥,过了桥就是牧羊女村,从牧羊女村可以看到几百米外的牧羊女庙。为纪念牧羊女苏佳塔,如今桥、村和庙都以苏佳塔冠名。

苏佳塔之丘

我们穿过尼连禅河大桥,先绕过牧羊女村去约5公里外的佛祖苦行处。原来佛祖苦行的森林处离菩提迦叶市区约七、八公里,现在这里叫苦行林,但已没多少森林,只是在一片稀疏的树林中有座火成岩小山。现在这个山叫迦叶山,也称正觉山。沿山坡小路往上走,山路两边有不少行乞者和长尾猴,十多分钟攀到半山腰一平台,平台岩壁有一半人高小岩洞,现称苦行洞,也叫龙洞。

龙洞洞口狭窄,只容一人低头进出,洞内面积约3平方米,洞后方的中央位置有一尊佛祖苦行像,身高与真人相近,是仿照巴基斯坦拉赫尔国立博物馆收藏的公元2世纪所造的佛陀苦行像所造。洞内还有两位僧人护法。信众依次进入苦行洞礼拜圣像,不少信众还在洞口附近平台禅修感受圣地加持。

拜完龙洞,我们返回到苏佳塔村。苏佳塔村原名将军村。在朝向苏佳塔庙方向的村口,有一座纪念牧羊女苏佳塔的苏佳塔塔。塔基规模可观,高约15米,四周以红砖砌成,非常古朴。这个塔是近年才被挖掘出来的,所在位置据说是当年牧羊女家所在。

相传牧羊女是当地有钱人的女儿,她后来成了佛的第一女弟子。纪念塔周边是菜地、稻田和谷场,村里茅舍牲畜,自然安详,村民在田埂上和草垛中忙碌着,他们每天看着来来去去的朝圣者们在这里转塔诵经,也许早已习以为常。从牧羊女塔步行几百米田埂,经过一片已收割的田野,就到了当年牧羊女供养佛陀乳糜的地方乌频罗村,据说这里曾经有阿育王为纪念苏佳达建立的佛塔,如今早已荡然无存。

现在此地有两座小庙,一个是原来的老建筑,很小,里面放有牧羊女给佛祖奉献乳糜的塑像,后面另一个是新的,据说由一群缅甸法师及信徒发心盖的。庙里信众们在打坐诵经,门外是一群讨钱的孩子。最后我又来到尼连禅河大桥附近岸边,这里有一棵巨大的菩提树,树旁一间小棚中供着纪念佛祖河中沐浴上岸受赠衣服的雕像,谁赠则无有记载,赠食有名赠衣无名,看来世间就是不平。

小棚外就是干涸了的尼连禅河,河床上一片黄沙,透过黄沙泛起的烟尘,可以看到对岸释迦牟尼出洞下山、沐浴更衣、喝乳过河后静修成佛的大菩提寺正觉塔的尖顶。

印度文化中的“牛”

不到印度不知什么叫牛。

1月10至20日在印度文化之旅途中,时时处处都能领教到印度的牛有多“牛”。无论在村边地头,还是大街小巷,甚至广场和市场,它们都非常任性,我行我素,为所欲为。

印度的牛崇拜源自印度教,在印度,80%人信仰印度教。公元八世纪,印度婆罗门教发展成为印度教,并战胜佛教重新在印度占据主导地位。为更好传播信仰,吸纳信徒,印度教教义的改革者紧跟潮流,吸纳了很多当时受到民众信奉的流行教义,其中包括佛教的大部分教义,禁止杀生成了印度教教义的重要内容,并把跟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牛的地位提到神灵的高度,牛崇拜的观念开始形成。

在印度随处可见牛的身影

在印度教教义中,母牛与印度神学中的转回转生教义有关。从一个恶鬼轮回到一只母牛要经历86次转生的过程,再多一次转生,灵魂便可托生为人。而一个杀母牛的人的灵魂将要轮回到全程的最低一级,重新开始轮回生命。为了帮助所爱之人的灵魂走向拯救之旅,亲人们捐献钱财饲养印度神庙中的牛群。他们相信捐助会给予死者抓住一只母牛尾的权利,使他顺利地游过火焰河。因此,正统的印度教徒在临终之前会要求得到一只牛尾巴。

印度教主神之一湿婆的坐骑是一头公牛,湿婆经常骑牛巡视天庭。对印度教徒来说,牛是主神湿婆的坐骑,敬牛如敬神,每头牛背上似乎都乘坐着湿婆神。

在印度国大党举行的全民选举中,将母牛和牛犊印在宣传单上作为印度国家的标志,那些不识字的民众只需要画叉即表示选中国大党。这证明牛已经成为这个国家的象征。

印度有专门为牛祈福的节日,每年举行盛大的敬牛节。节日期间,人们用树叶和鲜花扎成的花环绕在牛的脖子上,把牛角按个人喜好涂成五颜六色,还在牛角上挂上很多椰果和甜饼,然后手持装有各种颜色的圣水瓶子,围绕着牛走三圈,边走边将圣水洒向牛身,并在牛面前五体投地,俯伏膜拜四次。接下来由当地的老者或者僧侣牵着牛走过大街小巷,圣牛因不习惯牛角上的重物而不断地甩头,挂在牛角上的果品、糕点随之落地,人们便蜂拥而上,竞相拣拾,认为这些由牛碰触过的东西会给人们带来好运。

在印度,牛粪牛尿都是很神圣的,生活中的用途也很广。在一些节日里,有人会用刚排出的牛粪涂抹自己的额头,据说这会带来好运。祭司用牛粪制成神的模型,将牛奶倒在神像的肚脐上,然后在庙中的地面上围绕着神像爬行。祭司们还制作一种神圣“蜜浆”,以牛奶、凝乳、黄油、牛尿和牛粪为原料,他们把这种蜜浆洒在或涂在偶像上和信徒身上,以示神圣;另外每天还要用新鲜的牛奶为神像沐浴。

在传统节日“屠妖节”期间,人们会将牛粪混合茅草做成饼状,然后晾置晒干,之后用来祭祀仪式,每个“牛粪饼”约重克,完全纯手工制作,在他们眼里,双手沾满牛粪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除此之外,“牛粪饼”还被用作燃料、取暖、及有机肥料。牛粪还被用来制作化妆品、肥皂甚至药物。家庭主妇用干牛粪和牛粪灰来打扫,使他们家里的地面和炉灶得到仪式性的清洁。在印度农村,到处可见正在制作晾晒牛粪饼和牛粪砖。

印度不少人己习惯饮牛尿,在他们看来,牛尿是一种治百病的神药。印度人还利用牛尿研发了一种名为“牛水”的可乐型软饮料。在印度很多城市都可以买到用牛尿或牛粪为原料制作的各种乳液、药水、药片等产品。据统计,目前印度有2亿头牛,是世界上牛最多的国家。有多万头被遗弃的牛,流浪在印度城乡,成为一道非常特殊的风景。

印度文化之孙悟空原型在印度

在印度,除牛外,猴也是常见的动物。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在山野还是闹市,几乎时时处处能见。在我们这次文化之旅所到各大佛祖圣地,也总能见到猴子与游客同在。这也和印度的宗教信仰,特别是印度教有关。

印度人相信许多动物都是超自然力量的化身,这种宗教意识让印度人对某些动物产生敬畏心理,并衍生出不杀生观念。印度教大神之一哈奴曼就是一只猴。哈奴曼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主人公神猴。他拥有四张脸和八只手,勇敢机敏,能腾云驾雾,施展幻术。他帮助阿逾陀国王子罗摩从魔王罗波那手中解救出善良美丽的王妃悉多,并击败邪恶的罗刹大军,烧毁魔王的楞伽城,飞到喜马拉雅山盗回药草救治罗摩的伤兵。罗摩为报答他竭力相助赐他长生不老。

1年5月19日,一只在印度新德里被“逮捕归案”的猕猴紧紧抓住一名警察的手臂。这只惹祸的猴子“劫持”了一名当地居民长达两个小时,而这出闹剧恰好发生在新德里连续发生所谓“猴人”袭人事件后。

神猴的法力、慈悲和义勇,成为印度教教徒喜爱的神之一,几乎家家户户都供奉着神猴像。也正因为哈奴曼的故事,印度人敬畏猴子,喜欢甚至放任猴子,经常主动喂猴子食物。神猴哈奴曼不仅在印度家喻户晓,而且在东南亚各国人民的心中亦敬他为英雄。我国佛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认为哈奴曼就是孙悟空的原型。

在新德里市中心,有片政府办公区,总统府、国防部和三军司令部都在这里。这里大树参天、草木繁茂,也是恒河猴的家园,据说此间至少有1万只恒河猴。这些猴子不仅能从办公室偷花生和水果,还“偷窃”国家机密,它们溜进办公室找不到吃的东西就顺走几页文件。为防止国防文件丢失,三军司令部把一楼的窗户都安装了防护铁条。据统计,在新德里市活动的动物有多达种。

印度文化之一带一路文化先驱玄奘

在1月10日至20日的印度文化之旅,从佛祖出生地蓝毗尼到成道讲经的菩提迦叶、灵鹫山、鹿野苑、祗园精舍,再到佛祖天降地曲女城、最后讲法地吠舍离、涅槃地拘尸那罗,我们走遍了佛教八大圣地。不仅体验感悟到佛祖的伟大精神,同时深切感受到玄奘大师的伟大成就。现今世人看到的八大圣地的考古挖掘和遗址修复,居然基本根据都是玄奘大师西天取经的《大唐西域记》。

在玄奘大师研习多年的那烂陀大学遗址,中印共建了玄奘纪念馆。在纪念馆广场的玄奘大师塑像前,我不禁想起一段话:“佛教产生于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不只是经贸之路,更是文化之路,友谊之路。玄奘大师是这条路上文化交流、友谊联结的先驱和楷模。

玄奘大师在年前孤征17载、独行5万里、足迹遍于西域、印度百三十国,而且留下一部不朽的游记—《大唐西域记》;他通达中印文字、洞晓三藏教理、由留学僧而最后主持当时印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的讲席,受到了印度及西域各国国王和僧俗人民欢迎敬重;他以毕生精力致力于中印文化交流事业,译出经论卷(约50万颂)。他实际上已成为印度佛学发展到最高峰的首屈一指的集大成者。

故在戒日王为他举行的18日无遮大会上,他高踞狮座,陈义立宗,无人敢出而与他对扬争锋。大乘学者共尊他为“大乘天”(“大乘的神”)。他为祖国赢得了当时两大文明古国间学术上最高的荣誉。一个学者在外国享到这样高的尊敬,除了各大宗教的教主,历史上尚无第二人。玄奘法师确实是我们民族的光荣和骄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