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专业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department/
                            

年6月25日上午,“探索二号”科考船首航,从福建马尾造船厂正式鸣笛起航

科学与艺术融合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二者的交集点正是人类不断创造奇迹的潜伏地。正如福楼拜所言:“艺术和科学总在山顶重逢。”

而本次重逢是应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邀请,中国美术学院派驻艺术家代表参加“探索二号”科考船首航重要活动。此次活动基于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与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与海洋”科普项目的战略合作框架,希望艺术与科技、艺术与海洋能成为艺术家与科学家联手探索的新领域。

中国美术学院李梅教授参航小组与“探索二号”科考船核心工作团队汇合

李梅教授代表中国美术学院向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丁抗赠送美院师生创作作品,同祝“探索二号”科考船首航顺利

年6月24日,由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梅教授带队的参航小组从杭州出发,前往福建马尾造船厂,与全体“探索二号”参航人员汇合。在马尾造船厂接待仪式上,李梅代表中国美术学院致辞,并向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赠送美院师生创作作品,同祝“探索二号”首航顺利!学校也希望通过此次艺术家直接参与我国科学研究领域的科考船首航活动,全面开启艺术与科技、艺术与海洋的具有重要时代精神的全新社会美育实践课题研究。

6月25日上午10时,中国美术学院参航小组带着学校嘱托,心怀艺术使命与担当,肩负艺术与科技深层融合之任,登上停泊在福建马尾港的我国首艘全数配备国产化科考作业设备的载人潜水器支持保障母船—“探索二号”科考船,共同见证这样一次国家重要的和具有特殊意义的首航活动。航程:福建马尾——海南三亚。

国之重器—“探索二号”科考船于年12月在福建马尾船厂进行适应性改造,改造后的船舶总长87.2米,型宽18.8米,型深7.4米,最高航速14.2节,满载排水量吨,配置两台全回转舵桨和两台艏侧推,采用全电力推进,DP2级动力定位能力可以有效配合潜水器下潜的位置,及时做出定位的调整变化。续航力大于海里,自持力不低于75天,可同时搭载60名科考队员开展海洋探测任务。“探索二号”不仅可以支撑深海、深渊无人智能装备进行各项海试任务,同时还可搭载万米载人深潜器“奋斗者”号和米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

6月25日上午10点30分,在隆重的首航仪式后,“探索二号”正式从福建马尾船厂出坞,随着一声浑厚的笛鸣,缓缓驶离马尾船厂码头,三天的海上艺术之行拉开序幕,我们期待满满。

中国美术学院李梅教授参航小组在“探索二号”首航船上进行艺术创作与交流场景

中国美术学院李梅教授参航小组在甲板体验生活与速写场景

三天虽短,但中国美术学院参航小组与参航科学家、老船长、技术人员很快都熟悉起来,随着与大家交流的不断深入,发现艺术与科学的交汇与合力大有可为。我们用眼睛、心灵和手中画笔记录了整个航程,从每天震撼人心的海上日出,大海、海浪与船舷、甲板的相映成辉,到美不胜收的海上落日余辉,各种工作场景和工作状态记录,还有船上各种机械设备独有的造型和构成之美,都通过手中的画笔跃然纸上。李梅更是用手中画笔时刻捕捉着“探索二号”上的每一个人物形象,如,驾驶台前全心指挥的阳宁书记、目光锐利又淡定掌航的孙燕辉船长、帅气忙碌的总领队唐古拉山、笑起来有酒窝的老轨王金桥、极有个性又率真的包老师、年轻文气的三副小王,美丽的苗总,还有幽默的电气师小韩、腼腆的管工小石、乐呵呵的大厨小于、儒雅的服务生小姜等。

在孙船长带领下,中国美术学院参航小组走访了控制台、机控舱、轮机舱、数据监控室、科学实验室以及各个甲板层面的工作空间。特别是温度极高的轮机舱作业区,噪声大和异常闷热,船员衣服前后全部湿透却仍然一丝不苟。参航小组也走访了船员们的生活和休息空间,了解他们在船上的工作日常和思考,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家庭教育。三天航行时间也正值端午,大家在海上渡过了一个温馨难忘的粽子节,船长还特地组织了集体包饺子活动,大海之上,让人倍感温暖和感动。

“探索二号”首航之海上绮丽风景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家代表与参航科学家、船员共同在海上生活的三天,不仅让艺术家们零距离领略到科考船的先进性,切身体验到海上科学家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船长船员们规范熟练的掌控工作状态,也让科学家们感受到了艺术与科技交汇的力量。“探索二号”首航,有了艺术家的参与,不仅为艺术与科技融通打开更多通道,也为学校社会美育实践研究与深海科学普及的推动打开全新的探索视角。同时,国美艺术家们穿行整个船舱的艺术加科技的体验,也让科学家和船员们看到艺术家独有的艺术创作状态和表达方式,可谓是“海上相聚,浪尖融合”,正像有着30年航海经验的“探索二号”孙燕辉老船长所言:“自己多年对航海的记忆被这次参航艺术家点燃!”,在李梅指导下,他还成功绘制了第一幅航海日记图。

“探索二号”首航活动和与中科院深海研究所科学家交流场景

李梅教授参航小组的人物速写

李梅教授参航小组的创作与速写作品

正像李梅所说:作为艺术家和教育工作者介入探究海洋、探索科技,以艺术的方式来表达和传递美,这是我们重要的美育责任和使命。美景美物,美育美心,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自然之美、了解深海奥秘、了解科技发展,体悟艺术与科技融合之美、之力,挖掘艺术赋能科技的巨大潜力,探究科技启发艺术进行全新艺术创作的无限空间。深度融合,我们充满期待!

而这种期待恰与著名深海专家、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丁抗教授的观点相一致。在中国美术学院参航小组一行抵达三亚,与丁抗教授、姜晓虹主任和其他科学家的会面和交流中,丁所长谈到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他认为,艺术活动最重要的是培育人类对自然的观察、认识和领悟,而这正是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做科学研究,要学会像艺术家那样细微地观察自然,像艺术家那样保持对艺术狂热的追求。

6月28日下午3时,随着屏幕显示“探索二号”离海岸线越来越近,海南三亚逐渐显现在我们眼前。“探索二号”科考船终于顺利抵达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南山港,正式入列海南,在隆重而热烈的入列仪式后,中国美术学院参航小组也顺利结束此次航程。随后参航小组又与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和科学家们进行了为期半天的围绕科艺共创计划等做了深入交流和讨论,同时参观了研究所,体验了科学家们是如何严谨工作的,此行收获巨大。

“探索二号”首航全体参航队员合影

通过这次“探索二号”科考船首航的共同见证和共同参与,我们坚信,未来双方的科艺合作会更加频繁和深入,也更加期待艺术与科学的下一次山顶重逢!

文字|周华

编辑|廖垣林芯吴哈妮史哲萌王淇

原标题:《美遇艺行丨「科艺共融深海探艺」——国美艺术家与科学家的海上交集,共同见证国之重器“探索二号”首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2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