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年秋天的一个晚上。

中国船舶集团第研究所依旧灯火通明,许多科研人员还在紧张忙碌着。

突然,水下工程研究室高级工程师、共产党员叶聪接到所长何春荣的“小叶,来我办公室一趟,有事谈。”

“什么事?”

“好事,大事。来了就知道了!”

听得出来,何所长的声音里有一种按捺不住的欣喜,难道是那个重大项目有消息了?叶聪一边猜测着,一边快步赶了过去。

果然,在所长办公室,沉稳干练的何春荣转达了北京有关方面的正式立项通知:全海深万米载人潜水器由所牵头研制,由叶聪担任总设计师。

这一年,叶聪才37岁。别看他这么年轻,实际上已屡经历练了。早在年,他从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毕业,入职所水下工程研究室。不久,便跟随总设计师徐芑南,投入我国首台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研制工作中。他担任“蛟龙”号的总布置主任设计师,还兼任试航员,代表徐芑南驾驶“蛟龙”号深潜到超越米的设计海深,创造了同类型潜水器深潜的世界纪录。当“蛟龙”号从太平洋深处凯旋时,盛大的欢迎庆典在青岛深海基地举行。叶聪与其他7人一起,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载人深潜英雄”荣誉称号。

光荣属于昨天,奋斗还将继续。此后不久,“蛟龙”号研制团队又开始了潜深定为米的“深海勇士”号的设计制造工作,目的是在工艺、材料等方面实现全面国产化,为进一步研制全海深万米载人潜水器打下坚实基础。

年春,科技部启动了“全海深万米载人潜水器”总体设计、集成与海试项目。经过一番“过五关斩六将”的评审,中国船舶集团第研究所最终成为研制牵头单位。同时,在科技部的组织协调下,曾经配合“蛟龙”号和“深海勇士”号研制的合作者:中国科学院声学、金属、理化、能源、自动化和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船重工(现中船集团)第研究所、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等单位也吹响了集结号,准备同心协力,打一场轰轰烈烈的攻坚战。

那么,什么是全海深?为什么要研制全海深万米载人潜水器?

根据国际惯例,海洋米深度以下叫深海,米深度以下叫深渊。地球上约84%的海洋深度大于米,但深渊只有1.2%左右。目前,人类在海洋中的活动主要集中在沿海和浅海区域,能够到达深渊的人少之又少,对深海的研究和认知比对太空的认知要少很多。上世纪末,只有4个国家研制出了进入深海的载人潜水器,但一般下潜深度为米左右。本世纪初,我国的“蛟龙”号横空出世,创造了载3人下潜米的世界纪录,从而让我国具备了在98%以上海底进行科学考察的能力。

全海深,顾名思义,就是载人潜水器抵达海洋的最深极点——马里亚纳海沟沟底。深海中有大量的油气、矿产和生物资源,等待人们去探测、开发、利用。有关人类起源、生物进化、地质演变等研究,也有可能在这片土地上找到答案。全海深万米载人潜水器若能研制成功,意味着全球海洋的任何地方,我们都有能力去科考;也意味着,我们将为人类认识深海、开发深海,贡献中国力量。

但是,全海深万米载人潜水器的研制工作难度极高,涉及设计技术、材料技术、密封技术、工艺技术、通信技术、安全技术、集成技术、试验技术等,每一项都是巨大挑战。其中,最关键的部件是载人舱。因为人类想要进入深海,水的压强是最大的敌人。科学家计算过:在海洋里每下潜10米,便增加1个大气压,依此类推,下潜米则为个大气压,如果深入海底1万米,那就是个大气压,相当于在指甲盖大小的地方,压上几辆载重汽车。如果没有防护措施,人到了这样的地方,瞬间会被压成纸片。所以,载人潜水器首要考虑的,就是载人舱的安全性。

当初我国研制“蛟龙”号时,曾学习借鉴了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将载人舱设计成球形。这种形状受力均匀,再用抗压特别强的“钛64”合金做外壳。但因国内缺乏有关材料和工艺技术,只能委托国外机构生产制造,然后像缝制篮球似的,将钛合金冲压成一个一个“瓜瓣”,拼成一个半球,然后两个半球合成一个整球。后来,在“深海勇士”号国产化时,认识到这种工艺落后了,尤其是因为有多条焊缝,存在一定风险。于是,我们的研制团队在科技部统一协调下,联系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和专业化科研生产稀有金属品的国内某集团,研发了将板材直接成型为两个半球,而后焊接为一体的工艺路线。

这项研发大大降低了载人舱的风险系数,然而,那只是适用于下潜米的深度。而今到了全海深,压强要高出整整一倍还多。一方面要承受万米海底的极端压力,另一方面要满足搭载3人的更大空间设计。这个载人舱无疑要求更高、制造更难,连钛64合金都无法满足要求了。

要想解决载人舱材料难题,就需要研制一种更高强度的新型钛合金。年,也就是全海深万米载人潜水器立项的两年前,中国科学院实施了战略先导科技专项,位于辽宁沈阳的金属研究所对深潜材料与制造工艺展开调研论证,研究员杨锐、马英杰、雷家峰等人承担了这项重任。那时候,有3只“拦路虎”横在他们面前:一是耐压材料,二是压制成型,三是无缝焊接。这就需要联合国内一家钛合金公司和焊接研究所,通力协作,共同推进。

不用说,潜水器载人舱的进展一直牵动着总设计师叶聪的心。他一趟一趟从无锡飞往北京、沈阳、宝鸡等地,与科技部、中科院有关专家一起,协调研究事项,把控工期进度。那是一段怎样的日子啊?没有节假日,也没有上下班的概念,甚至不知道季节的更替,只看到窗外的树叶绿了又黄了,黄了又绿了。

经过无数次试验,沈阳金属研究所终于找到了成功之路:将海绵钛和铝、钒等混合在一起,通过大功率压力装置,压制成钛合金电极,然后放在熔炼炉里面,再经多次真空熔炼,炼成符合条件的钛合金铸锭,命名为“Ti62A”。接着,他们用这种材料,在车间里做了几十万次冲压试验,最终形成比较先进的一套大厚度载人球舱制造检测方法。为了保证严丝合缝,他们又设计了两种不同的焊接方案,计划用两个球舱来试制。

百折不挠,勇攀高峰,正是深潜科研工作者们可贵精神的体现。经过近半年的不断试验,不断改进,年6月17日,精心优化的第二种焊接方案终于试验成功,随后开始在中国船舶集团第研究所焊接。随着一阵阵“哧哧”电子束焊声,工程单位一次性完成载人舱赤道缝焊接工作,焊缝质量和强韧性全面达到设计要求。由此,通过采用自主创新的钛合金新材料和焊接工艺,我们建造了世界最大、潜海最深、搭载人数最多的潜水器载人舱。

科研路上犹如怒海行船,闯过一个惊涛,又会迎来另一个骇浪。

载人舱建成了,能不能经受万米海水的压力呢?要知道,全海深万米载人潜水器是要到世界第四极——马里亚纳海沟下潜。那里已知最深处为米,黑暗寒冷,水压达兆帕,即人们常说的1个大气压,被称为“黑暗禁区”。潜水器必须在陆地上经过完备的抗压检测,达标后才能真正投放到海底去,这就需要有一个“深海超高压模拟试验装置”。

这又是一个难关。由于载三人全海深万米潜水器本身就是全球唯一,那么这样的模拟试验装置也就无先例可循,完全需要自主研发设计建造。但这也没有难住我们的科研工作者,他们就是有迎难而上的气魄。就在全海深万米载人潜水器项目启动的同时,研制“深海大型超高压模拟试验装置”的重任也落在了四川航空工业川西机器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德阳基地肩上。为此,他们专门成立攻关组,拿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

这是一个个头极大的模拟装置,三组操场形状的机架直立,中间包裹一个高4.8米、内径2.8米的大圆筒,里面可自动升降压,这就是压力舱,载人球壳就将放在其中试验。建成后,将可模拟最大作业深度1.1万米的深潜项目,承受最大兆帕的工作压力,满足万米深度背景下大容积、超高压力的测试需求,为全海深载人和无人潜水器的压力试验提供技术支撑。位于海南三亚的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是这一试验装置的用户单位。

可是,从四川德阳到海南三亚,相隔“千山万水”,这样一个大家伙运输起来十分不便。即使运来了,万一有个问题,需要返修加工,时间就全耽误在路上了。

当机立断,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做出了将工厂“搬”来三亚的决定:就地建一个临时车间,现场制造安装这套装置。

此外,深海下潜所需的固体浮力材料全部需要进口,而欧美国家在关键部位实行禁运。中科院理化研究所研究员、女科学家张敬杰勇挑重担,带领研究团队夜以继日、奋斗不休。团队一边科研,一边生产,工作量巨大,失败也接踵而至。在研究的前期,研究团队每天都是在打击中度过的。望着堆成小山似的废品,张敬杰一而再、再而三地给伙伴们打气:“坚持住!胜利就在不远的前方!”

终于,在全所上下团结协作、奋力拼搏下,技术难关被攻克,最终实现了固体浮力材料深海化、国产化。

一晃4年过去了,闯过重重难关,全海深万米载人潜水器各项指标终于全部合格,并且在年春天经历了总装联调、水池试验,具备了海试条件。

年6月19日,中国的全海深万米载人潜水器正式被命名为“奋斗者”号。

紧接着,“奋斗者”号团队开始了海试征程。中国船舶集团第研究所副所长、总设计师叶聪出任海试总指挥,第一批潜航员由张伟、叶延英、杨波、赵兵等人担任。经过第一阶段在南海下潜米检测成功之后,他们将挺进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

若把南北极称为地球的第一、第二极地,珠穆朗玛峰为最高极——第三极地的话,那么马里亚纳海沟就是最深极地——第四极。它位于太平洋西部马里亚纳群岛以东,是一条洋底弧形洼地,长约公里、宽69公里,平均水深在米左右,极点为“挑战者深渊”,深度为米。也就是说,把.86米高的珠穆朗玛峰放在里边都填不满。

这里黑暗、冰冷、压力巨大,环境条件极其恶劣。我们的“奋斗者”号并非仅仅作短暂停留的探险型潜水器,而是工作型的,需要搭载三人潜入万米海底,能够自主巡航与科学考察。空间大、时间长、乘员多,难度远远超过世界类似深潜器。此次前往“挑战者深渊”海试,就是对这台全海深万米载人潜水器性能的全面验证。

按照计划,海试关键词是“双船双潜”。“双船”,是为“奋斗者”号深潜护航的双母船——“探索一号”和“探索二号”;“双潜”,是两台潜水器:一个是主角“奋斗者”号,另一个则是它的“御用摄影师”——深海视频着陆器“沧海”号。

年10月10日上午,三亚南山港码头鼓乐喧天,一个隆重而热烈的启航仪式在此举行。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鸣响,“探索一号”和“探索二号”满载着人们的祝福出征了。首先,“探索一号”搭载“奋斗者”号前往马里亚纳海沟海试;随后,“探索二号”搭载“沧海”号与它会合。

10月21日,海试团队到达预定海域,当天便进行了适应性下潜。此后5天,连续进行5次大深度下潜,从米一直到米,均获圆满成功。

激动人心的一天到来了,10月27日,“奋斗者”号将首次突破万米大关。由海试总指挥叶聪、主驾驶叶延英、声学设计师刘烨瑶执行这个光荣的任务。这不仅仅是一个深度从4位数到5位数的变化,而且是中国人要逼近地球最深海底,挑战极限。

“各就各位,准备下潜!”

“明白,下潜人员已就位!”

“报告一号,船舶准备完毕,距离布放点6米!”

“报告一号,水面支持系统准备完毕!”

随着一系列口令下达,载着“奋斗者”号的轨道车移动、保障人员拆除限位销、挂主缆、起吊、挂龙头缆、布放入水。预先等候在小艇上的试验员,适时冲上去解除主缆副缆。潜水器逐渐漂离母船尾部。潜航员在舱内进行水面检查,确认各项设备的状态。

“一号、一号!‘奋斗者’号一切正常,水声通信已建立,请示下潜!”

“一号明白。下潜!”

现场指挥部一声令下,漂浮在海面的潜水器,瞬间便如游鱼一样潜入水下。主驾驶叶延英坐在中间,叶聪和刘烨瑶分坐两边注视着观察窗和各项设备。潜水器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下潜,光线从蓝色慢慢变暗,在微光相机里能看到一些发光的浮游生物在游动。深度值在不断增加,3个小时之后,多普勒测速仪、避碰声呐先后显示距底高度为米左右。叶延英开始抛载,叶聪眼睛一眨不眨盯着仪表盘,刘烨瑶通过水声通信语音向母船汇报:“‘奋斗者’号已突破万米深度,目前已抛载,准备坐底。”

“太好了!祝贺你们,祝贺我们的深潜事业!请密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