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中,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为要,观音菩萨,也称为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观音娘娘等等,在无量阿僧祇劫前就已成就佛道,佛号就有“正法明如来”、“观自在王如来”等等。
其意为“观世间音声觉悟有情”,心念观音菩萨,是为寻声救苦,拔众于难,让自己与自己所爱之人”劫后余生“,此劫非彼劫。
明朝《普陀山志》记载,“梁贞明二年,日本僧慧锷得观音相与五台山,将归日本。舟触新罗礁,莲花挡洋,舟蔽不前。锷祷曰:’使我国众生无缘见佛,当从所向建立精蓝。有顷,舟向潮音洞泊焉。有居民张氏目睹斯异,遂舍所居,筑室供之。号为’不肯去观音院‘。”慧锷和尚便成普陀山开山祖师,山志实为口口相传的故事,其中谬误时间等渐被考证。
追溯佛教系统的各种版本,虽借鉴中有了添枝加叶的创作,后世人们深研断定普陀山只是南海观音之道场,原是宗五台山文殊菩萨之道场。
而慧锷作为晚唐来中国学习佛法的僧人,拟携观音菩萨返日本渡海遇阻,才不得已在穷途困时“机缘未熟,请留此山。”
经后人考证,“取道宁波返国至普陀山海域时,船触礁。慧锷祷告之后,船才脱险,于是建立寺院。宁波人后来把观音像请到了城里,而普陀山上供奉的,是一个奇异的僧人之后的复刻版。”一代一代人传承,现代人也复刻雕琢了一艘船,让往来游客在无风无浪的舒适里体验着典故,并将连南海观音都不肯过江东的故事丰盈成历史一般的精彩。
与其说有的人与观音菩萨无缘,不如说是与浙江舟山群岛以及能到达这里的人们有缘。一百零八米的南山海上观音像,护佑一方平安,富庶千家万户,不肯过江东的观音菩萨才成就了南海观音的慈名,也的的确确为有着信仰之力的岛民带来了过尽千帆取之不尽的信息,以及天南海背商贾之力。
特别是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在特定的历史年代,也越来越被人们赋予强烈的民族精神。而越来越多的灵签,也让人们在传统的思维中融入了心理的影射之力,人们更希望南海观音法眼鉴毫端,掸尘万虑消。寄托与荣耀遮蔽了世人寻求根源的初衷,人们永远只其顶现弥陀,左手托,右手施无奇,以世界最大的白衣观音三面立体造像现于人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