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上午8时30分许
随着一阵汽笛声响
在马里亚纳海沟
结束科考任务的“探索一号”科考船
在三亚南山港码头靠泊下锚
成功实现米坐底纪录的“奋斗者”号
也随船胜利返航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于28日胜利返航。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致以热烈的祝贺,向所有致力于深海装备研发、深渊科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奋斗者”号研制及海试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具有了进入世界海洋最深处开展科学探索和研究的能力,体现了我国在海洋高技术领域的综合实力。从“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到今天的“奋斗者”号,你们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和自立自强的勇气,践行“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为科技创新树立了典范。
习近平希望所有致力于深海装备研发、深渊科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继续弘扬科学精神,勇攀深海科技高峰,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为人类认识、保护、开发海洋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28日举行的“奋斗者”号海试返航欢迎活动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以视频连线形式宣读了习近平的贺信并讲话。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科技创新和海洋强国建设的高度重视,为做好深海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奋斗者”号在研制过程中充分调动和统筹各方科研力量,成功突破多项关键技术,是我国深海科技探索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要认真总结成功经验,大力弘扬中国载人深潜精神,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科研成果应用转化,推动更多核心技术突破和可持续迭代。
“十三五”以来,科技部会同中国科学院、中国船舶集团,组织近百家科研院所、高校、企业近千名科研人员,经过艰苦攻关,成功完成“奋斗者”号的研制工作。自年10月10日起,“奋斗者”号赴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万米海试,成功完成13次下潜,其中8次突破万米。11月10日8时12分,“奋斗者”号创造了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标志着我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一起来看贺信全文
“奋斗者”号完成历史性突破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是“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的核心研制任务。围绕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攻关的总体目标,科技部设立19个项目、投入中央财政经费7.67亿元,组织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二研究所、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等20家科研院所、13家高校、60余家企业,近千名科研人员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由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二研究所牵头负责“奋斗者”号的总体设计和集成建造,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作为业主单位牵头开展海试。
▲“奋斗者”号正在开展下潜作业
在“蛟龙”号、“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研制与应用的良好基础上,研发团队历经五年艰苦攻关,在耐压结构设计及安全性评估、钛合金材料制备及焊接、浮力材料研制与加工、声学通信定位、智能控制技术、锂离子电池、海水泵、作业机械手等方面实现多项重大技术突破,顺利完成了潜水器的设计、总装建造、陆上联调、水池试验和海试验收,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过96.5%,具备了全海深进入、探测和作业能力,正式转入试验性应用阶段。
▲“奋斗者”号载人舱完成电子束焊接
▲“奋斗者”号完成总装建造
▲“奋斗者”号完成水池试验
“奋斗者”号海试验收共分为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海试验收中,“奋斗者”号共开展了17次下潜,最大下潜深度达到米,对全系统功能进行了测试和验证,为第二阶段开展马里亚纳海沟海试奠定了基础。
▲“奋斗者”号开展第一阶段海试验收
第二阶段海试验收于年10月10日开始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海域实施。截至11月16日,“奋斗者”号共开展了12次下潜,其中7次下潜超过米,于10月27日首次突破万米,于11月10日创造了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12:03▲米!“奋斗者”号成功坐底!
11月13日,借助“沧海号”着陆器及视频直播系统,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潜水器与着陆器在万米海底的联合水下拍摄作业,并向全社会进行了视频直播。
14:22▲“奋斗者”号再度实现万米深潜并与“沧海”号联合作业实现了全球首次万米洋底直播
三天两次探底万米深海
我国载人深潜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有什么样的
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
中国船舶集团七〇二所
“奋斗者”号副总设计师
李艳青
在11月13日
进行了详细解说
18:27在10日、13日两次下潜突破万米海深之后,于11月16日,“奋斗者”号再次完成万米级下潜,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并寻回了此前布放在洋底的3个作业工具。
“奋斗者”号这次下潜的任务
除了利用机械手海底采样
还要取回上一个潜次布放在洋底的
3个作业工具
任务难度堪比“大海捞针”
中国船舶集团七〇二所
“奋斗者号”副总设计师
胡震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在洋底通过导航定位系统
确认位置,规划路径后
“奋斗者”号
用了大约30分钟
就成功找到了3个作业工具
“奋斗者”号顺利完成作业工具布放并精准收回,使载人潜水器的功能得到了极大扩展,这对深海科考,尤其是未来实现深海科研的原位培养、长期监测等方面意义重大。
“奋斗者”背后的“奋斗者”!
从“蛟龙”号、“深海勇士”号
到如今的“奋斗者”号
中国船舶集团七〇二所
载人潜水器团队
一直孜孜不倦向海洋深处探索
他们就像不断走向深海的战士
探寻着大洋深处的奥秘
“奋斗者”号出征海底万米
一起来听听
“奋斗者”号总设计师、万米海试总指挥
七〇二所副所长叶聪的心声——
▲叶聪现任中国船舶集团七〇二所副所长,是“蛟龙”号载人作业潜水器首席潜航员、“深海勇士”号载人作业潜水器副总设计师、全海深载人作业潜水器总设计师,始终奋战在深潜领域第一线,屡创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
▎以下为叶聪自述
我一直是做研发工作的,成为“蛟龙”号的驾驶员,是年左右的事情。能够有机会去实际的操作,对我研发载人潜水器是有很大帮助的。你可能真的要去试一口这个菜的味道,才可以把这个厨师的工作做得更好。
“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是米,从零到米这些海洋深度所对应的海洋面积已经占了整个海洋的99.8%,剩下的0.2%为什么要去?熟悉海洋科学的,就是这个板块的生成、运动,我们也不能够回避像海沟这样的环境。现在我们有这样的条件,也有这样的需求,我们研究了海洋的很多方面,不能忽视深渊这一环,它是人类接触最少的,了解最少的地方。
之前“蛟龙”号米的一个等级,我们现在有了实力去打造这样一个装备,去万米看一看,去拿一些数据做一些研究。现在我们有一个很强的潜航员的队伍,全国有20多个潜航员。经过了十几、二十年的研发,大深度自然潜水器的经历以后,整个队伍的效率得到很高的提升。你可以看到,在船的后甲板上,戴着安全帽操作的人是非常有限的,这也是反映了我们整个体系结构的高效。
智能技术也应用在我们整个潜水器的运行过程中。比如说潜水器在运行过程中,我们采集的数据更多了,在某一些异常数据产生的时候,系统就会自动提示潜航员,某个地方数据有异常,可以协助它的驾驶。
我们设计这个潜水器的时候,给它定的下潜的寿命会有二三十年,那么下潜到万米这样的深度会有上千次。
能够在万米发现它(深海)的奥妙、奇妙之处的,更多的是科学家,我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