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雄宝殿是汉传佛教寺院正殿,俗称“大殿”,供奉佛陀。其中“大雄”是佛的德号,是对佛的尊称,意指佛有大力量,能够降伏四魔。
三亚南山寺大殿内的横三世佛
跨入南山寺大殿,只见香、花、灯等供具一应俱全,庄严罗列。大殿中央,三尊雄伟的金色大佛结跏趺坐,低眉垂眸,目光慈悲。这三座大佛,是为“横三世佛”,又名“三方佛”,意指三佛居于三方不同地。中间的大佛坐像是本师释迦摩尼佛,为婆娑世界的教主。左侧大佛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右侧则为药师琉璃光如来,是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
大殿内正中的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双手仰掌平置于腹前,结禅定印,代表着佛陀身心寂然不动,安定清净。
药师琉璃光如来,能除却众生生死之病,带来健康安乐,故名药师,其以无上愿力形成净琉璃佛土,功德庄严,没有恶道苦音之声,安定和乐。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也称“无量寿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能够接引信士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因此又名“接引佛”。大乘佛教以“净土”指代佛所居住的世界,既有诸佛,则有无数净土,阿弥陀佛所居住的就是西方净土。
阿弥陀佛慈悲众生,在西方净土依然为众生说法开示。生活在此的众生闻法得悟,断却忧扰,无有苦痛,但受诸乐,因此世人称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为“极乐世界”,是古往今来信众发愿往生之地。
药师佛
三世佛均愿众生早登宝筏,脱离苦海,而受诸乐。不过,三方佛所主张之“乐”,又稍有不同。太虚大师认为,世间众生为苦痛煎迫,因而要求出苦,心向安乐。虽然释迦牟尼佛发愿度众生同证究极解脱乐,但世间众生根性各异,所求的安乐境界不尽相同,释尊便又开示东方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净土法门,适应部分众生所希求的“现法乐”,简白来讲,便是“治病延生”。此外,也开示西方阿弥陀佛的净土法门,以适应另一部分众生所希冀的“后世乐”,直白理解就是“度亡”,引领亡者往生极乐世界,以脱苦痛,不再受轮回之苦。
虽然三佛所“乐”依众生所求有些微不同,但终是殊途同归。无论是为生者治病延寿的“现法乐”,抑或是超度亡者离脱苦痛而得极乐的“后世乐”,均为引导众生觉悟,得世尊之“究竟解脱乐”,令入无余涅槃。正因这横三世佛同有安乐众生,引脱苦海,同登彼岸的大愿,许多经文典籍喜将三佛看作整体,互通其愿,视此三佛同为众生的大悲善师。
在《西游记》第七回,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齐天大圣被压五指山”的故事中,大圣厉声问难如来是哪方善士,如来笑答“是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尊者,南无阿弥陀佛”。当然,大乘佛教中的西方极乐世界尊者应是阿弥陀佛,西游记如此撰写,只是民间说法,融合了释迦牟尼佛与阿弥陀佛的形象,塑造了一位严厉却又大慈大悲,愿度众生脱苦受乐的“如来佛祖”,传达着世间人对诸佛的敬畏,与对修习佛法、断却忧扰的向往。
无独有偶,不止民间小说,大乘佛经中也有着将“横三世佛”视作一佛,互通三佛之愿,为众生求得现法乐,后世乐,最终令众生觉悟,得究竟解脱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