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印象中的浙江是怎样的?是“人杰地灵,鱼米之乡”?还是“气候温润,经济发达”?
其实,浙江的先天条件并非“得天独厚”,甚至说是“劣势”的。七山一水二分田,浙江的地貌多山地丘陵与水道,耕地面积仅仅占五分之一。民以食为天,无粮食又谈何生存发展?
但也正是这样艰难的环境,滋养出了那么多优秀智慧的浙江人:他们学着种植水稻,解决了耕地稀少的困难;他们发明出各式各样的桥梁,便于人们来往于水道之上;他们设计了坚固的石房,让沿海的人们在台风天气下得以生存……
本期国保系列,将走进浙江,走进散落在山河湖海之间的浙江省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1
杭州市
重点推荐
1
岳飞墓
岳飞墓,是南宋抗金名将鄂王岳飞的墓地,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现存的岳飞墓为清代时重建。
墓园区沿东西向轴线对称布局,是一座宋代建筑风格的墓阙。岳飞墓坐西朝东,墓前立有“宋岳鄂王墓”碑,现存墓碑为明朝遗物。墓道两侧分列石俑、石兽组成的石相生,是明朝遗留下来的石刻精品。岳飞墓左前方是长子岳云之墓。岳飞父子墓前方有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卨四个铁铸的人像,均为反剪双手,面墓而跪。跪像的背后墓门上有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忠烈祠区由门楼、祠前庭院、忠烈祠正殿等组成,沿南北向轴线对称排列。忠烈祠正殿为重檐歇山顶木结构建筑,檐间悬挂“心昭天日”匾额。
2
文澜阁
文澜阁初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是清代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也是江南三阁中唯一幸存的一阁。
文澜阁是一处典型的江南庭院建筑。
主体建筑仿宁波天一阁,是重檐歇山式建筑,外观上有两层,实际上是三层楼房。顶层通作一间,取“天一生水”之意;底层六间,取“地六成之”之意。步入门厅,迎面是座假山,堆砌成狮象群,山下有洞,穿过山洞是一座平厅,厅后方池中有奇石耸立,名为“仙人峰”,是西湖假山叠石中的精品。东南侧有碑亭一座,碑正面刻有清乾隆帝题诗,背面刻颁发《四库全书》上谕。东侧亦有碑亭一座,碑上刻清光绪帝题“文澜阁”三字。建筑与园林布局紧凑、雅致,颇具特色。
3
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由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等召集同人发起创建。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文人社团,也是海内外成立最早的金石篆刻专业学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的美誉。
印社建筑虽然没有传统的纵横格局,但亭台楼阁皆因山势高低而错落有致,一层叠一层,井然有序;人文景观荟萃,摩崖题刻随处可见,有“湖山最胜”之誉,堪称江南园林之佳作。
4
闸口白塔
闸口白塔建造于五代十国的吴越末期。
白塔全部以白石雕刻砌筑而成,是仿木构楼阁式的雕制塔。塔的最下边是基座,雕刻有山峰、海浪等纹饰,象征着“九山八海”,其上立有须弥座。塔座的束腰上刻有佛经,塔身上浮雕有佛、菩萨和经变故事,人物形象生动。
闸口白塔是现存的五代吴越末期仿木构塔建筑中较典型的一座,因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5
六和塔
六和塔始建于宋开宝三年,名字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塔基原址系吴越王钱弘俶的南果园,后钱弘俶为镇压江潮而舍园建塔。
六和塔塔高59.89米,内部塔芯为砖石结构分七层,外部木结构楼阁式檐廊为八面十三层,各层檐角挂有只铁铃,每级廊道两侧有壶门。塔内由螺旋阶梯相连,第三级须弥座上雕刻有花卉、飞禽、走兽、仙子等各式图案。
六和塔庄严雄伟,为杭州古城最重要的宋代建筑,它标志南宋时期的建筑科技与艺术水准。六和塔内须弥座上雕刻的纹饰亦具有较高艺术价值,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实物资料。
6
梵天寺经幢
梵天寺经幢立于北宋乾德三年,共有两座。梵天寺初建于五代,后屡毁屡建,如今仅存双石幢。
经幢呈南北对峙状,相距13米,高15.76米,是浙江现存经幢中最高的两座。北幢身刻《大佛顶陀罗尼经》,南幢身刻《大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神尼经》。经幢平面为八边形,由基座、幢身、腰檐、短柱层、幢顶五部分组成。腰檐仿木构,铺作、飞椽雕刻精细,基座束腰及短柱上雕镌佛教人物,内容丰富,人物造型优美、线条流畅,是五代佛教艺术中的珍品。
7
宝成寺麻曷葛剌造像
宝成寺麻曷葛剌造像,位于杭州市上城区紫阳山东麓宝成寺内的岩壁之上,凿于元至治二年,为佛教密宗造像。
此龛造像为一铺三尊的圆雕,整个龛形横长,大龛内又分别凿有并列的三个小分龛。中间为本尊麻曷葛剌像,左胁侍为文殊骑狮像,右胁侍为普贤骑白象像,三像后为尖拱形火焰纹背光。龛楣浮雕金翅鸟三只,左右还有飞鸟奔兽各一。大龛的北侧壁有一方元代至治二年题记。
麻曷葛刺造像造型较大,保存良好,刀法简练,与杭州飞来峰藏传佛教风格不同,因此是研究藏密“梵式”造像发展的重要实物。
8
飞来峰造像
飞来峰造像飞来峰造像位于浙江杭州灵隐寺前的飞来峰上,在北麓山崖及自然洞壑中,有五代至元代造像多尊,是浙江省最大的一处造像群。
在青林洞入口的西侧,有后周广顺元年,滕绍宗舍钱雕造的弥陀、观音、势至等像,是飞来峰有题记的造像中时代最早的一龛。龛中的三尊造像都是坐在高束腰仰莲须弥座上,身后饰有火焰纹的背光,带有晚唐的造像风格。
中国中原地区的石窟艺术,从晚唐开始就走向了衰落,而飞来峰的五代、宋、元石刻造像正好弥补了这一缺环,特别是元代的造像,刀法洗练,线条流畅,在中国古代造像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慈云岭造像年,国务院将西湖南山造像(包括慈云岭造像、烟霞洞造像、天龙寺造像)归入到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飞来峰造像之中。
慈云岭造像位于杭州上城区玉皇山慈云岭南麓石壁间。后晋天福七年,五代吴越国国王钱弘在此建资延寺时凿山造像。现寺已不存,岩壁造像保存完好,有大小两龛。
主龛内圆雕造像七尊,中间三尊坐像,即本尊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身后有宝珠形背光,内雕缠枝牡丹,边缘饰火焰纹,均为全跏趺坐式,端坐于仰莲须弥座上。两侧有菩萨立像和天王立像各两尊。七尊造像的上部浮雕飞天和伽陵频伽鸟各两尊,作散花状。龛楣呈拱弧形,正中横列七佛,两端为骑狮的文殊菩萨和骑象的普贤菩萨,均为浮雕。北面地藏龛,内雕地藏菩萨像和左右胁侍。
烟霞洞罗汉造像烟霞洞坐北朝南,深30米,洞内造像利用山岩应势凿置,十分自然。洞壁有五代吴越时石雕罗汉16尊,面相姿态各异。一罗汉旁刻有题记:“吴延爽舍三十千造此罗汉。”洞口两侧各有一尊凿于北宋时的观音立像,体态柔美,容相娴静。
天龙寺造像天龙寺造像雕凿于北宋乾德三年,造像共三龛,主龛一铺七尊,中为弥勒佛,背后有火焰纹头光和身光。
两侧有无著和世亲,再两侧是法华林菩萨和大妙相菩萨,又再两侧是力士像。龛楣上浮雕二尊飞天。西龛为无量佛(即阿弥陀佛),作全跏趺坐式,闭目禅定,背后亦有火焰纹头光和身光。东龛为水月观音,脸形丰润,文静多姿。天龙寺造像造型生动、雕刻精美,为吴越造像艺术的代表之一。
西湖南山造像的三处皆是五代吴越国佛教造像中的杰出代表,其精致细腻、圆润饱满的风格,颇具江南特色。他们开凿于北方石窟造像趋于停顿时期,承袭了唐以前的北方石窟艺术并与之相衔接,使中国的造像在历史风格和雕刻艺术上都得以延续。因此,在中国石窟造像艺术史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9
西湖十景
西湖十景之“曲苑风荷”西湖十景之“雷峰夕照”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分别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02
宁波市
重点推荐
1
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遗址,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
经过发掘证实,河姆渡遗址居住的史前先民采用干栏式建筑作为房屋。在房屋建造过程中,发现大量榫卯结构证据。在遗址中还发现了大量稻谷、骨制农具骨耜、家畜遗骨、陶制纺轮、微型陶制独木舟模型、大量水生动植物和海洋鱼类遗骸等,证明河姆渡先民已具有种植水稻、饲养家畜、纺纱织布以及制造船只的能力。
此外,遗址中发现的骨哨和陶器表面各种形状的雕刻,反映了当时的原始艺术。其中最著名的是“双鸟朝阳”象牙雕刻,已成为河姆渡的标志之一。
2
上林湖越窑遗址
上林湖越窑是越窑青瓷的主要产地之一。越窑开创于东汉时期,唐代和五代时期得到蓬勃发展,越窑青瓷更是闻名遐迩,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东汉至隋代,前一阶段是其产生和开始发展的时期,产品较为简单;后一阶段的器皿则较为笨重。到了唐代,上林湖的制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制瓷业也相当的繁荣,唐晚期时已开始烧造进贡皇上的精美瓷器。当时的瓷器,品种繁多,造型优美,轻巧可爱,釉层均匀,色泽滋润,如冰似玉。
五代十国时期,浙江为吴越国所割据,在上林湖等地设立了官窑,烧造专供吴越小朝廷使用和向中原进贡的瓷器。这些瓷器的胎质细腻坚硬,制作精细工整,采用先进的釉下彩绘工艺,并用金、银、铜镶边,花纹装饰,采用刻、划、镂、堆塑等多种手法,题材有珍禽异兽、鱼、龟、花草和人物等,构图新颖,颇具情趣。
3
东钱湖墓葬群(石刻)
东钱湖石刻于北宋政和八年前后至明万历十二年前后建成,主要是指南宋史氏望族和明代少傅兼太子太傅余有丁墓葬神道的地面石刻群体。虽历经沧桑,但基本保存了初建风貌。
南宋时期的史氏望族墓道石刻群,是融古代哲学、美学、生态学等于一体的石刻艺术精品。这些墓道长50米至数百米不等,石刻造型比例适度,线条流畅,生动传神。石刻群的元明墓道中以明代少傅兼太子太傅余有丁墓道为核心,其墓道长米,宽25米。整组石刻气势雄伟,刻划精致,在中国现存发现明墓中较为罕见。
东钱湖石刻群中的南宋墓道石刻,为中国南宋时期规模最大、数量最多、雕刻最精的墓道石刻遗存,填补了中国南宋时期美术史、文物考古史、雕刻艺术史的空白。其元明石刻部分也是研究元明职宫、衣冠、雕刻、墓葬等内容的重要实物。
4
天一阁
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为明代嘉靖四十年范钦所创建。
书阁为硬山重楼,面阔进深各六间,前后有廊。楼前是“天一池”,引水入池,蓄以防火。后又绕池砌叠假山,筑亭架桥,栽花植竹,使之颇具江南私家园林风貌。年重修时,又把宁波孔庙的尊经阁迁来后院,并集中安置了宁波宋至清的碑刻,称明州碑林。
乾隆三十七年,下诏开始撰修《四库全书》,范钦八世孙范懋柱进呈藏书六百三十八种。于是乾隆皇帝敕命测绘天一阁的房屋、书橱的款式,兴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阁”,用来收藏《四库全书》,天一阁也从此名闻全国。
5
保国寺
保国寺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也是中国江南幸存的最古老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
保国寺最初由山门、天王殿等建筑组成。大雄宝殿重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其结构独特,气势恢宏。清康熙二十三年加建重檐,成为歇山顶形成。大雄宝殿主要特点是:平面布置进深大于面阔,呈纵长方形;在前槽天花板上绝妙地安置了三个镂空藻井;复杂的斗拱结构;四段合作瓜棱柱,柱身有明显的侧脚;梁伏、阑额做成两肩卷刹的月梁形式等。
这些都接近或吻合于宋《营造法式》,承袭某些唐代建筑遗风,为研究宋代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例证。其余则多为清代建筑。现在保国寺已成为一个拥有唐、宋、明、清、民国等各个时期的木构建筑群体。
03
舟山市
04
台州市
重点推荐
1
台州府城墙
台州府城墙平面呈方形,城墙周长米。西、南二面沿江城墙长米。保存有四座城门、瓮城及八座马面。城墙内芯为宋代原构,按城砖规格可明确区分宋代以后的历代加修层面。由于城区地面不断淤积,宋代城墙已有2.5米沉于地表以下。
在城墙修筑中极其注重防洪措施。如城门在大木门外侧设有防洪闸槽;城墙马面的迎水面做成圆弧形或斜形,以减少江水冲阻力;西南城墙外侧固以捍城、内侧加筑护城,以增强防洪能力。城墙夯土做法亦极为讲究。
2
国清寺
国清寺是我国创立的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
全寺总面积7.3万平方米、分为五条纵轴线,正中轴由南而北依次为弥勒殿、雨花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观音殿;还有放生池、钟鼓楼、聚贤堂、方丈楼、三圣殿、妙法堂(上为藏经楼)伽蓝殿、罗汉堂、文物室等,大雄宝殿正中设明代铜铸释迦牟尼坐像。像背壁后,有以观音像为中心的慈航普渡群塑,殿两侧列元代楠木雕刻的18罗汉坐像。构成一个拥有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7.3万平方米、余间房屋的古建筑群。
浙江天台国清寺与济南灵岩寺、南京栖霞寺、当阳玉泉寺并称我国寺院四绝。
05
衢州市
重点推荐
1
孔氏南宗家庙
孔氏南宗家庙又称南宗孔庙,是与曲阜北宗相对的孔氏南宗所建家庙。明正德十五年,孔氏南宗家庙迁建于现址,次年落成。清道光元年至三年家庙大修,成今日之规模。
孔氏南宗家庙分为孔庙、孔府及后花园三部分,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大致呈梯形。主体建筑包括头门、大成门、大成殿、东西两庑、思鲁阁、圣泽楼等。
孔氏南宗家庙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艺术以及祭祀制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
小南海石室
小南海石室位于浙江省忂州市龙游县小南海,沿衢江北岸分布,开凿于江畔红砂岩山体中。现存石室总数超过50座。可能是古代石矿遗址。
石室入口形式有二种,一为沿悬崖峭壁处平行往纵深开凿,其二为山坡平面开方形口子,往下开凿。从入口开始,有阶梯状台级逐级展开。石室平面多呈方形,有些石室顶呈弧状;石室内隔一定间距留有石柱;多数石室的岩壁上留有一排排整齐的铁钎凿痕;各室之间没有发现有规律的分布。
石室形成的时代据现有资料还无法确定。但从当地社会发展因素考虑,大规模的开采或大部分石室的形成,应在宋元时期和之后,包括砌筑城墙及民居建筑的大量使用此类石材等。现大部分石室保存较好,有些石室经旅游开发,成为大众参观游赏的胜地——龙游石窟。
06
丽水市
重点推荐
1
大窑龙泉窑遗址
大窑龙泉窑遗址属南方青瓷系统,是中国宋代至明代龙泉窑的代表性窑址。
龙泉窑创烧于北宋早期,兴盛于南宋至元初。早期主要生产盘、碗、壶等日用品,制作工整,普遍使用刻花,并辅以蓖点纹、蓖划纹及波浪纹、云纹等,釉较薄,釉色青中泛黄。晚期的青瓷代表为粉青釉和梅子青釉,釉色的顶峰。白胎瓷占绝大多数,为龙泉窑系的特点。明代中叶以后,由于各地制瓷业的兴起,龙泉窑逐渐衰落,清代中叶以后停烧。
2
时思寺
时思寺始建于宋绍兴十年,坐西朝东,由山门、心经钟楼、大雄宝殿、三清殿、马仙宫、梅氏宗祠等组成,为汉式布局的古刹建筑群。
时思寺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歇山顶,副阶周匝,柱头卷刹明显,部分柱脚置覆莲础。根据殿内存留的阳刻题记,此殿建于元至正十六年。钟楼平面方三间,为三层楼阁式,建筑逐层收进,侧脚明显,四根内柱直贯三层,屋面为歇山顶。四周用缠腰,出檐舒展,具有明代的建筑风格。三清殿、马仙宫为清代建筑。
时思寺历史悠久、古朴优雅,是目前国内难得的古建遗珍千年古寺。
3
处州廊桥
处州廊桥位于浙西南丽水市(古称处州)龙庆景三县。古代劳动人民为了应对山高路陡、溪流汹险的地势,故而设计出了廊桥。
廊桥,又名“廊屋桥、风雨桥、蜈蚣桥、虾姑桥”等,是在桥面上盖建廊屋瓦片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木拱桥梁。据桥体构造和用材不同,廊桥又有“木拱廊桥、木撑架廊桥、木平梁廊桥、石拱廊桥”之分。
浙江处州是廊桥的发源地之一,其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处州十县均有廊桥,尤其以龙庆景三县居多。
4
通济堰
通济堰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距今已有年历史,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
大坝为拱形,长米,宽25米,高2.5米,初为木条结构,南宋时改为石坝。通济堰的堰史、堰规、筑堰有功者,均刻碑立于世。整个水利工程,连同碑刻,是研究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珍贵资料。
5
延庆寺塔
松阳延庆寺塔建于北宋咸平二年,是江南诸塔中保存最完整的北宋原物。
塔高38.32米,为六面七层楼阁式砖木结构,中空,可登塔顶;斗拱瓦镏作双卷头,山檐舒展平缓,铁质塔刹相轮为卷草图案,曲线流畅。塔身粉墙有朱画飞天、墨画罗汉和宋、元、明游人题记。塔的木构部分年重修,但基础和砖砌塔身仍是宋代遗构,为江南早期古塔重要实例。
6
西洋殿
西洋殿始建于宋咸淳元年,又称吴判府殿。系古代菇民为纪念香菇鼻祖吴三公而建的纪念性建筑。
殿宇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建筑平面呈纵长方形,为四合寺观式建筑。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有照墙、山门、前厅、戏台、中台、正殿等,在正殿前分列左右厢房,厢房中心间为钟鼓楼,与正殿相对是倒座。正殿中底置吴三公像,殿外东侧有一古井,为“运木古井”。
西洋殿旁有兰溪桥,与之珠联璧合,相映生辉。
兰溪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年,清乾隆五十九年重修,是一座大跨度木拱伸臂廊屋木拱桥,犹似飞虹,巧妙地把西洋殿与公路连接在一起。桥全长48.12米,宽5米,距河床高9.4米,拱架外观呈八字形,内由数十根粗大圆木纵横卯接组合而成,具有抗压、抗弯、抗侧移等功能,两侧设挡风板三层,依次叠垂状如桥裙,古朴典雅。其桥体的构架原理在我国民间桥梁建筑史上堪称一大杰作。
07
嘉兴市
重点推荐
1
绮园
绮园始建于清同治十年,原系清代富商冯缵斋私家花园,为中国十大名园之一,是江南典型私家园林风格。
园内以树木山池为主,相间点缀,错落有致。绮园虽然面积不大,但景致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绮园十景”:别有洞天、潭影九曲、美人照镜、四剑探水、晨曦罨画、蝶来滴翠、海月小隐、古藤盘云、幽谷听琴、风荷揽榭。
全园水相通,山相接,水随山转,山因水活。精巧玲珑的假山,把全园隔成两个区域,分别具有苏州、杭州、扬州等地的园林特色。园内树木近千株,其中古树名木40余株,均为数百年旧物,整个园林几乎被树木所覆盖。
绮园是浙江省内保存比较完好的古典私家园林,无论其规模、完整性、还是艺术水平都是罕见的。
2
盐官海塘及海神庙
盐官海塘下承木桩,各桩间填土并夯实,塘之高者18层,每层均用上等条石“丁顺间砌”,各层之宽度自下而上依次递减收分;相邻条石间用糯米浆和灰浆靠砌,并嵌以铁锭和铁锔,以使互相勾连巩固。石塘之后附土以支持塘身。
因海塘侧面呈阶梯状往上收缩,状似鱼鳞,故又名鱼鳞石塘。现存盐官海塘以占鳌塔为中心,全长米,塘面宽10米,为海宁海塘中历史最久、最有代表性的一段。
海神庙为江南地区最大的敕建官式建筑遗存,也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海神庙之一。始建于年,目前尚存中轴线上建筑及门前广场、石坊、石狮、庆成桥,石雕精美,具有重要的文化和艺术价值。海神庙集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精湛的雕刻艺术于一身,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
3
茅盾故居
始建于十九世纪中叶,建筑面积平方米,坐北朝南,是我国江南一带常见的传统木构架民居建筑。
前后有两幢房屋,前一幢的三间平房为茅盾的卧室、书房和会客室。屋边有一小庭园,内栽棕榈、天竺、冬青、扁柏和果藤。其书房虽处于市中,却是个闹中取静、环境幽雅的地方。后一幢是两层小楼,用作厨房、饭堂等。
茅盾自年7月4日诞生至年春离乡求学,在此生活了十三个春秋,以后数十年仍联系不绝。
08
湖州市
重点推荐
1
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
嘉业堂藏书楼建于年,是我国近代最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之一。嘉业堂因溥仪题匾“钦若嘉业”而得名。嘉业堂藏书楼是一栋平面呈回字形的二层楼房,由两进厅和厢房组成,中央是天井,外设四周廊。它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功能最齐全的私家藏书楼,现存古籍八百八十二橱箱。
小莲庄是江南名园之一。清光绪十一年,由当地富商刘镛所筑,占地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园林以池为中心,形成以山为主的内园和以水为主的外园。
2
飞英塔
飞英塔是一处始建于唐代的传统古建筑,被誉为湖州三绝之一。石塔始建于中和四年,成于乾宁元年,名上乘寺舍利石塔。后因称有神光见于绝顶,遂于北宋开宝年间,在石塔之外增建木塔经罩护之。
它在中国现存的众多古塔之中,是唯一一座“塔中塔”。
石塔以白石按木构楼阁式塔的形式分段雕刻叠砌而成的,平面呈八面形,共五层,残高14.55米,塔顶已经塌毁,塔的基座上雕刻有“九山八海”,上边放置有须弥座,再上是束腰、塔身、平座和檐子。塔上的雕刻图案都十分精美,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超水平。
外塔为砖木混合结构楼阁式塔,平面与里边的石塔保持一致,呈八边形,残高达36.34米,共七层。沿塔的内壁安装有扶梯,塔的第二、三、四层铺设围廊。其上的三层铺设有楼板,围廊用斗拱支跳。塔身的外壁每层都有塔檐和平座,也都是用斗拱支跳。
09
绍兴市
重点推荐
1
印山越国王陵
印山越国王陵由凿岩而成,墓向朝东。是一座由墓道、墓坑组成的平面呈甲字形的竖穴土坑墓。墓坑为长方形竖穴,四壁陡峭,不设台阶。墓室由加工规整的巨大枋木构筑,呈两面坡状。木棺置于中室,由一个巨型圆木制成的独木棺。坑底铺木炭,木椁外包层树皮,树皮外夯木炭,墓坑内填青膏泥。山脚四周挖掘有防御保护的围沟。
该王陵规模宏大,形制独特,葬俗充分显示了越国王陵制度的特点。印山越国王陵是迄今为止经正式发掘并被确认的第一座越王陵,是越文化考古的重大发现,对推动越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大禹陵
大禹陵相传是我国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葬地。周围群山环抱,奇峰林立,郁郁葱葱的会稽山旁依赫黄色的殿宇,屋群高低错落,气势宏伟。大禹陵本身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典风格建筑群,由禹陵、禹祠、禹庙三部分组成。
禹陵在中,禹祠位于禹陵南侧,祠外北侧有“禹穴”碑。祠内有“禹穴辩”碑,大禹陵碑亭北侧,顺碑廊而下即为禹庙。陵区坐东朝西,从大禹陵下,进东辕门,自南而北的建筑依次为照壁、岣嵝碑亭、棂星门、午门、祭厅、大殿,高低错落,山环水绕。
3
绍兴古桥群
绍兴泾口大桥绍兴有古木桥10座,石梁桥座,石拱桥座,多桥型组合桥4座,纤道桥1座。
绍兴古桥群中的许多桥都取得了国内“桥梁之最”称号:
国内现存最早的城市桥梁——宋代八字桥
国内仅有的唐代特长型石梁桥——纤道桥
国内仅有的连续三孔马蹄形拱桥-——泾口大桥
国内首次发现的准悬链线拱古桥——玉成桥,迎仙桥
国内折边桥数量之最
这些“之最”说明绍兴古桥不但品类齐全,而且在桥型、建桥工艺、技术水平方面都达到了当时的高峰。
绍兴古桥所具有的环境布局美、结构装饰美和桥楹诗文美,构成了特有的水乡交通景观。“垂虹玉带门前来,万古名桥出越州”。绍兴古桥文化成为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古纤道
古纤道为唐元和十年观察使孟简所建,又名官塘、运道塘。连绵百余里,或傍野临水,沿岸铺筑;或建于桥下,紧依桥墩,穿越而过;或于河面宽广处飞架水上,迎流而建。所用材料皆为青条石、青石板,因此有“白玉长堤”之称。
其中自阮社太平桥至钱清板桥之间,在长达数里的河道中建造多孔低梁桥连接而成,形若铁链。以条石平砌作桥墩,每孔桥面直铺三块巨形石板,两旁临河,贴近水面,景色奇丽。内有一段长米,孔,另一段长.4米,孔,均保存完好。历史久远,形制独特,为国内所罕见。
5
绍兴鲁迅故居
绍兴是鲁迅的故乡。绍兴鲁迅故居位于鲁迅纪念馆的西侧,纪念馆东侧是三味书屋。
现鲁迅故居临街的两扇黑漆石库门,系原新台门的边门。新台门坐北朝南共六进,有八十余间房子,连后园(即百草园)在内占地平方米。
跨入树荫掩翳的石库门,穿过台门斗,隔一小天井,便是一间普通的泥地平屋,往东走过侧门,绕过拐弯处的石栏水井,沿长廊进内就是当年鲁迅一家的住处。台门易主前后这里均为五间楼房,只是房基和格局稍有改变。
10
温州市
重点推荐
1
永昌堡
永昌堡建于嘉靖三十七年,是明代民间出资兴建的抗倭城堡。
永昌堡南北长.3米,东西长.4米,城高约8米,宽3.9米。四周有护城河环绕,河水经两道水渠引入城内。陆上有城门4处,闸门双重设防,并置南北两道水门,上架石桥,下置水闸。城内设施相当完善,与当时附近的‘宁村所城’及‘永兴堡’呈鼎足地势,联合防御自海上入侵的倭寇,有史料记载:“倭寇围城,并筑指挥台以观堡内动静,但见堡内水田,遂退。”
2
玉海楼
玉海楼是我国东南的著名藏书楼之一,也是晚清时代浙江四大著名藏书楼之一,于年由孙衣言和孙诒让父子建造。
其建筑最大特点是集藏书楼功能、浙南优秀民居特点和私家园林风范于一体,由藏书楼、百晋匋斋、孙氏故居和后花园四个单位组成。
玉海楼坐北朝南,三面环河,前后两进,左右回廊,庭院清幽,花木扶疏。古楼白墙黑瓦,飞檐翘角,散发着典雅、古朴的风韵。
3
南阁牌楼群
南阁牌楼群立于明正统至嘉靖年间,原有七座,现存五座,皆坐南朝北。
五座牌楼沿南阁村主街道一字排列,全长米。五座牌楼形制、结构相近。均为木石混合结构,单开间三楼悬山式,进深分心用六柱。用材比较粗壮,收分、侧脚、升起均很明显。同时又出现异形斗栱、异形梁、插栱造和屋面平缓等。
南阁牌楼群规模宏大,形制完整,是明代牌楼少见实例。既保持了一些官式做法,又有浓厚的浙南地方建筑风格。构造上中柱深埋以稳定整体建筑,空间透露以减轻负荷,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五座牌楼建造时间相隔百年,细部的变化反映了地方风格的演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4
圣井山石殿
圣井山石殿始建于南宋景定元年,现存部分为明代万历至清朝光绪年间所筑,由山门、石坊、前殿、正殿和左右厢房组成,分布在一条东西向纵轴线上,形成左右对称的建筑格局。是浙南历史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构建筑群。
圣井山石殿历史悠久,明嘉靖前就以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绚丽的景色而著称于民间。
石殿的所有构件都是用石料雕刻而成,殿内陈设也都由石块刻制,全殿不见寸木块砖。殿内保存多方记载温、瑞宋、明时期百姓到此“求雨”碑刻,记录多次大旱时间及灾情,留下珍贵史料。
5
泰顺廊桥群
北涧桥泰顺廊桥的始建年代可追溯至明中期,现存廊桥的修建年代多为清代。泰顺民间桥梁数量众多,结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木拱廊桥、木平廊桥和石拱廊桥在内的明清廊桥30多座。其中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木拱廊桥6座,即泗溪姐妹桥、三魁薛宅桥、仙居桥、筱村文兴桥、三条桥。
溪东桥泗溪姐妹桥(北涧桥、溪东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们利用受压产生的摩擦力,构件之间越压越紧。这种结构,不用钉铆,只需用相同规格的杆件,顶别撑压,搭接而成。因为溪东桥比北涧桥略晚几年修造,两桥分别在溪的上下游,后人又分别称它们为“上桥”和“下桥”。
11
金华市
重点推荐
1
东阳卢宅
东阳户宅是一座由许多轴线组成的建筑群,主体的部分被流经的雅溪所环绕。
用鹅卵石铺成的一条大街贯穿东西,街北的“肃雍堂”轴线是主要的建筑,堂面阔三间、进深十檩,有左右挟屋。堂由两个人字形的坡顶组成,梁柱用材讲究,雕刻细腻精致。梁柱之间不用瓜柱,而是采用坐斗及重拱,梁头伸出柱外,雕刻成各种的图案。不论是斗、拱还是梁、枋、檩,只要是可以雕刻的地方,都刻有花纹、线脚等纹样,能彩绘的地方都施有彩绘。
雅溪以西的主要建筑还有卢氏相堂、善庆堂、嘉会堂等,厅堂的主体部分是用硕大的木材作为梁架构建的,装饰华丽,大多数是清代中期的建筑遗留。
2
黄山八面厅
黄山八面厅细节黄山八面厅始建于清嘉庆元年。现仅存花厅遗址、门厅、大厅、堂楼及中轴线两侧的三合院,保存状况良好。
八面厅的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是由一条中轴线和两条横轴线构成。建筑用材硕大,雕刻工艺精湛,布局章法得当,为东阳木雕发展到顶峰时期的杰出代表。
它是宗祠与居住相结合的典型浙中民居,体现了我国大家族的伦理观念与小家庭的生活习惯。同时,它又是一座艺术的殿堂,古代雕刻艺术的博物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
延福寺
延福寺大殿细节延福寺是江南著名的元代木构建筑。现存山门、天王殿、大殿、观音堂及厢房等。
大殿建于元延祐四年,为江南已发现的建筑年代最早,较完整地保存元代建筑艺术风格的寺庙。大殿为重檐歇山顶木结构,斗拱交错。殿内柱为棱形,侧脚有防震功能。柱础,一为雕饰宝相花的覆盆柱础,上加石礩;一为礩形柱矗前檐柱与金柱之间用乳栿蜀柱,下端雕刻似鹰嘴。平梁与金柱之间加弓形月梁,起搭牵作用,此法开江南弓形梁之先声。
4
天宁寺大殿
天宁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
天宁寺大殿坐北朝南,殿面阔三间,平面呈正方形,十分符合宋、元时期小型佛殿建筑平面布局的特点;单檐歇山顶,有十六根立柱;纵横都分都作三间,当心间与两个次间的比例接近二比一;梁架的结构介于厅堂与殿堂之间,采用抬梁式结构,彻上露明造,全部以梁栿拼合而成,充分利用了小型木材,以小拼大,这种方法在中国现存的早期古代建筑中十分罕见。
大殿的斗拱,外檐的斗拱,明间用三朵,次间用一朵,都是六铺作单抄、单下昂、单拱、素枋偷心造式的,里跳用上昂,上承第一跳的下昂后尾,既节省了大量的木材,又方便施工。这种上昂作法虽然在文献中有记载,但在中国现存的古建筑中发现的实例却不多,因而显得十分珍贵。
天宁寺大殿保留了中国古建筑从宋代过渡到明代时期的一些特征,是研究中国南方地区在这一过渡时期中的古代建筑的重要实物例证。
5
古月桥
古月桥建于宋嘉定六年,为单孔石拱桥。
古月桥采用单拱纵联分节列砌置法建造,桥拱呈五边形。该桥全长31.2米,净跨15米,桥面宽4.5米。桥身分三层叠砌,底层用条石块直砌,共五折,呈五边形;中间层为条石横砌,规格不一;桥面以沙泥和方石铺成。桥侧面中部横石匾上刻有“皇宋嘉定癸酉季秋润月建造”字样。
此桥虽历经几百年的风雨侵蚀,但仍保持着其古朴风貌与别致造型。其石拱形式与《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相类似,是研究我是古代石拱桥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价值。
12
跨市、区
重点推荐
1
良渚遗址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化,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命名地。它地处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年代为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持续发展约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群。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实证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
良渚遗址发现于民国二十五年(年),遗址群中发现有分布密集的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出土物中以大量精美的玉礼器最具特色,内涵丰富,范围广阔。这些遗迹、遗物的发现,显示出良渚文化遗址群已成为证实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它的发现对研究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
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历经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为南四湖(山东省微山县微山湖),大运河全长约公里。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无论是宝塔庙宇、还是桥梁园林,我们都是站在先人的肩膀上看浙江。也因此,如今的浙江成为了世界人民都心向往之的地方。
去浙江,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品味历史,的确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PS:整理不易,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END-
编辑丨Tracilia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