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和几个朋友去三亚玩儿。了解情况的人说,到了三亚,可玩的地方很多,可看的地方也不少,但多数和大海有关,因为三亚本来就是一个新兴的滨海旅游城市。
“那就先到一个有点文化气息的地方去看看。”说话的朋友是个文化人。
“那就去南山公园看看吧。”
三亚原来一直是个偏僻荒凉的地方,海南建省后,一时间声名鹊起,风光无两,以至于很多内地人不知道海南省会海口,却听说过三亚。
我们来到了南山公园。
如果说海南是我国最年轻的省,那么南山寺大概算得上是我国最年轻的寺院了,它是20世纪90年代才兴建起来的,比海南省还年轻。
南山公园因南山寺而得名,南山寺因南山而得名。南山寺在南山公园里,那么,那个听起来耳熟的南山在哪里呢?
按照一般逻辑,既然三亚以前偏僻荒凉,大概那里就不会有一个声名远播的名山,更何况三亚地区的地貌以丘陵为主,连一个像样的高山也没有。但当地人却不这么看。
“你难道没有听说过’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的老话吗?你再看看这南山上,到处都是龙血树,龙血树就是不老松。”微笑的背后是对我孤陋寡闻的惊讶。
我也惊讶了,难道那句流传千古的老话所说的南山就在此地就在眼前吗?我隐隐感觉应该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是当我看到石壁上镌刻的慈禧太后御题的大大的“寿”字,看到佛教文化大家赵朴初亲题的“南山”二字,还有旁边名人题刻的“南山不老松”五个字时,我不再是惊讶,而是震惊了!
后来我查了一下资料,感觉我的震惊还是有道理的。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作品产生的时间是西周到春秋中期。其中有诸多篇什提到“南山”。这些“南山”大概分为两类:一类位于各诸侯国,比如《南山》中说“南山崔崔,雄狐绥绥”,这里的“南山”是指牛山,在齐国,《候人》中说的“南山”在曹国;另一类是指位于西安以南的终南山,比如《信南山》中说“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秩干》中说“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等等。因为西周的大部分时间里其统治中心在陕西一带,所以《诗经》中的“南山”大多是指终南山。
至于说以南山松柏喻长寿,出处也在《诗经》中。《天保》云:“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据史料记载,西周国势最强的时候,疆域往南最远也只是到了长江流域。在那个古老的时代,那些吟出了一首首千古经典的无名氏,有谁会知道海南这个地方呢?
我仔细看了慈禧太后御题的“寿”字碑,上面的小字说得分明,原来是光绪年间王亘要到崖州(今三亚)任知州,临行前慈禧太后赐予他一个“寿”字以示恩宠。王亘到任后就在崖州城内对着南山主峰的地方修了个“同善堂”,命人照着太后笔迹制了个石碑立于其中。这说明,慈禧太后题写的这个“寿”字,原本和那副名联中的南山并没有什么关系。王亘筑堂立碑,恐怕主要是为太后祈寿而讨好太后吧。
修建南山寺是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赵朴初亲自选定的地址。渊博的学问家赵朴初题写“南山”二字,也许并无深意,倒是来到南山公园的人看到这两个字,又看到旁边的“不老松”石刻,自己想得太多了。
如果我们堂而皇之地对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东西只是按照自己的经验进行联想,或者随便听信别人的解说,我们往往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我国山河壮丽,名山大川不计其数,但堪称“文化名山”的并不多,终南山便是其中之一。这大概和肇端于《诗经》的历代诗歌的描述不无关系吧。
《陕西志》云:“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里耸翠,以楼观为最名。”特别是唐代,终南山的胜景不仅吸引了许多达官贵人前往聚会、狩猎,寻幽探胜,还吸引大批的文人墨客、和尚道士驻足流连,有些甚至就隐居于此。曾经有一个时期,朝廷求贤若渴,听说终南山里有高人,便派人访贤。有人看出了个中玄妙,就故意躲进山中,专等朝廷的访求,有的最后还真等来了命运的转机,于是后来就有了“终南捷径”这个成语。
受《诗经》的浸润,历代文人特别是那些有避世思想的文人,似乎对“南山”有着特别的爱好和向往,“南山”似乎成了他们的精神家园,尽管他们笔下的南山可能各有具体的含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我来南山阳,事事不异昔”,“桃李竟何言,终成南山皓”,“希君同携手,长往南山幽”;孟浩然“樵牧南山近,林闾北郭赊”,“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至于“亦官亦隐”的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因为晚年在终南山隐居,他的诗里画里都是望不尽的南山景,说不完的南山情。
在诗词歌赋中,南山有了特别的意蕴,我们从中看到的,不仅是文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还有他们对官场和名利的疏远以及对人格尊严和精神自由的追求。流风所及,到现在还有人逃离都市繁华,躲进终南山里自求清静。
受文人雅士和诗词歌赋的影响,可能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南山”,或者牵涉到某种经历,或者维系着某种情感,或者寄托着某种理想,以至于“南山”已经成了一个文学意味极深、情感色彩极浓的文化符号。
这样看来,地处南海之滨的三亚,利用佛教中有关南海的故事和传统文化赋予“南山”的独特意蕴,修建南海观音塑像,修建南山寺和南山公园,以“福”文化和“寿”文化为由头来吸引游客,发展旅游经济,这不正是他们的精明之处吗?
本篇审稿李丹杨西仑
组版易涛实习生赵梦琦
作者简介
孙连成,河南汝南县人,中学高级教师,原在驻马店高中工作,年调往海南任教。
《河南思客》签约作者。
本文作者孙连成授权河南思客独家刊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河南思客
博客/微博/
感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