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权威的治疗白癜风中医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217183.html

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

三亚传承文脉让乡村留下“记忆”

远眺崖州古城。记者李学仕摄

游客在崖州保平历史文化馆参观,了解悠久的崖州历史文化。保平历史文化馆位于保平村张家宅,这是一座融合清代与民国建筑风格的文物保护建筑。记者李学仕摄

被誉为“海上图书馆”的西岛海上书房由渔船改建而成,是西岛居民阅读的好去处。记者李学仕摄

保平村、西岛百年老屋、千年古寨文门村……在历史的长河中,勤劳智慧的三亚人留下历史遗珍,一间间古屋、一本本书籍、一件件器具,无不在讲述着鹿城故事,延续着千秋文脉。

保平村的栗色瓦、青砖、粉壁等古建筑基本元素,让小村显出时光的厚重;西岛古屋的珊瑚石大放异彩,在新旧交替之间,融入了现代文明,闪耀着岁月光辉。古迹得以保存、绽放异彩,得益于近年来三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历史名村、历史古建筑进行保护,筑牢古建筑“保护堤坝”,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

■修缮古村重现昔日荣光

“狗吠深巷中,鸡鸣高树梢。”保平村犹如一个古老的世外桃源,静静地诉说它的故事。三开间、院落式,这里一栋栋的传统古民居构成崖州最具代表性的古村落民居建筑群。

前望南山,后倚楠顶,保平村至今保存着占地0.25平方公里、70余处共多间明清民居建筑群,如今成为崖州的一张“名片”,吸引五湖四海的学者、游人纷至沓来。70岁的“守村人”张运来便不厌其烦地充当导游,一遍一遍地重复讲述这里凝聚着祖辈智慧的历史。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保平村人,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对家乡的古建筑有着特殊的感情。长大后,他成为一名教师。

半生出走,归来仍是“守村人”。年,张远来退休后,放弃了清闲自在的生活,转身就投入到保平村的古建筑保护和非遗文化传承工作中。起初,张远来自掏腰包修缮村中古建筑,这些年来他已经掏了10多万元。但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张远来等人鼓励当地老百姓自发修缮了一些房屋,在原有的古代民居建筑群的基础上进行修缮。

年保平村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年,保平村荣获首批国家传统村落,在中央及省市各级部门的支持下,累计投入万元,用于修缮保平村的12户古民居修缮及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使12户古建旧貌换新颜。如今,屋顶上的每一块瓦片,房屋内的每一根格木柱子,经过岁月的洗礼,仿佛在诉说古老的故事,也在歌颂着保平村昔日的辉煌。

记者了解到,崖州是我国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的发祥地,也是三亚历史文物遗迹最多最密集的区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遗址13处,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和近现代建筑有17处,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共23处,占三亚文物保护单位总数74%。

■激活老屋注入时代活力

在鹿城大地触摸文明的足迹,可以踏上崖州学宫的阶梯,也可以轻抚西岛百年老屋的古墙。

走进西岛,海风轻柔的浪漫吹进了百年古屋,擦去珊瑚石上的灰尘。岛上这些百年老屋,尽管历经百年,外墙斑驳,长满了青苔,显出岁月的久远。但透过脱落的批灰和有些发黑的墙面,层层的珊瑚礁石纹路历历在目。

西岛的百年老屋,是我国南方热带海岛型建筑与海岛人文历史发展的“活化石”,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与魅力。透过这些老屋,世人能真切地感受到一百多年前西岛居民在居住、生产与生活等各方面的历史。现在西岛还有大大小小的珊瑚石老屋多栋,仍有一部分居民住在这些百年老屋里,一些人稍作装修后用来经营。

如何让老屋“活起来”?旧物获得新生,百年老屋变文创馆就是西岛渔村“激活”历史的举措之一。

废弃的铁皮做成水母和乌龟的模样、废弃的船体做成木床和书架,一支支船桨变成路牌……沿着西岛的小巷往前走,一间“西岛文化创意馆”,散发着文艺气息的老房子就出现在小巷的尽头。据介绍,西岛文创馆位于西岛新市集的西南角,由老屋改造而成。设计上利用新旧建筑的融合,辅以院落景观,空间包含创意展示、村民文创培训、国际艺术家交流、老屋体验等功能,作为岛上首个文化综合体,为西岛渔村的文化建设提供智慧输出,同时不断研发创意作品,注册西岛礼物商标,为西岛渔村注入原创文化精品。

这几年来,西岛渔村注重挖掘渔村文化元素,注入创意,开启文创西岛建设。三艘废弃渔船改造为国内首家“海上图书馆”——海上书房;复活废弃百年老屋,改造成为独具特色的“岛民之家”、“耕读者”民宿;建设独具海岛风情的渔村广场、女民兵展览馆、珊瑚科普馆等。

■发展千年古寨焕发新生

“祖先留下的东西,都是财富,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和爱护。”天涯区文门村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纯黎族聚居的村庄,也是海南著名的“千年古寨”。

走进文门村,奇石林立,“惊天石”“钦差读书石”“官帽石”鬼斧神工犹如天之所赐。这个千年黎村古寨,古迹保存完整,没有因为自身的发展而失去古寨文化的特色。

“我们村设置古树保护标志48处、古建筑1处,珍稀树种有棵,对古树采取围栏保护和复壮措施。村庄风貌原真性得到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完整,无外来有害物种入侵。”文门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村目前森林覆盖率达到79%,生态保护功能完善,无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危害,村内3条溪流均清洁无污染。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近年来,文门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充分尊重历史,保留原有风貌,坚持“不拆房、不占地、不砍树”的“三不”原则,注重环境提升而非推倒重建,注重挖掘历史而非简单堆砌,使该村成为一个有故事可讲、有历史可查、有未来可展望的“美丽乡村”。年12月份,文门村被评为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年7月,文门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除了崖州区,在吉阳区的中廖村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年,三亚市政府引进华侨城(海南)投资有限公司与中廖村合作开发乡村旅游产业。自年以来,中廖村带动余户、约名村民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村民累计创收约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从年的元提升至年的50元,村民切实享受到美丽乡村的发展成果。

(记者张慧膑韦吉颖)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