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清溪镇清厦厦屋村的南山曾公祠,建于年,已有多年历史,是我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日,麒麟仔再次探访南山曾公祠,一睹这座独树一帜的清代客家宗祠建筑的风采。

△《客家盛会》(张超满摄)

方圆有名的客家古祠

该祠堂长为9.6米,宽5.5米,高2.85米,门楣上挂有“南山曾公祠”的匾额。祠堂与周遭环绕的客家围屋、七座碉楼融为一体,古色古香、独具韵味。据曾姓氏族谱记载,曾氏祖公曾仁乔原由清溪九乡婆岭村迁入清厦,以教书为生,得5子。第二个孩子振海经商有成,富甲一方,便在厦屋村盖起了这个祠堂,并命名为“南山曾公祠”,又叫“振海祠堂”。祠堂美名远扬,当时民间流传“振海祠堂,假假厦屋”一说。南山曾公祠曾于年、年和年进行过修缮,基本延续着从前的格局和风格,依旧是坐东朝西,三间三进四廊布局的建筑格局。年,按修旧如旧的原则重修南山曾公祠,经过一年多的施工,焕然一新的南山曾公祠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年12月5日,清厦村举办“南山曾公祠”重光庆典(源于网络)

祠堂的修饰依旧如从前:屋梁上有雕花,墙上有字画,是砖木石结构,青砖墙体,花岗岩勒脚;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龙舟脊上立鳌鱼,碌灰筒瓦,绿琉璃瓦当、滴水剪边,木雕封檐板、斗拱,檐下壁画……这些工艺精湛木雕、壁画及灰塑等,都和东莞其他祠堂没有多大区别,但对研究清代东莞地区祠堂文化及厦屋村史具有一定价值。

礼制文化的物化表现

南山曾公祠三进布局结构,傍边房屋呈对称并排而建,祠堂门前地面用青砖铺砌,正前方修建有一水塘,再往前即是一片空阔,视野开阔。布局极为讲究,属于典型的客家建筑风格。

清厦围布局规整有序,碉楼与排屋错落有致,既方便生活,又利于防卫。村内建筑功能分区明确,南山曾公祠作为礼制建筑,居于村围中心位置,成为村民的精神核心及村围平面的构图中心,充分体现出客家民系的认祖归宗的传统意识和重视民系源流、世系、门户之民俗。而排屋格局类似广府民居的梳式布局,住宅排列成行,亦受海洋文化的影响,一字排开,面向海洋,体现了思想上的开放。

△《底蕴》(程晓春摄)

走进祠堂里面,跨过三道门槛,趟过两个天井,祠堂的前堂与天井之间是一扇门,左右分别写着“加官”“进爵”,头门两侧置花岗岩塾台,屏门背面悬“忠恕传家”木匾;二进屏门正面悬“森荫堂”木匾;三进铺陶制几何图案地砖,置神台。每进大堂门口两旁都有两根圆形大理石柱,地板和天井都是用大理石铺砌而成。大堂内壁画有大量的精美图画和书法作品,梁上还雕刻了惟妙惟肖的图案,屋顶上布置着不少的形象生动的木雕,图案象征吉祥兴旺。整个祠堂由青砖、大理石柱和木栋构成,雕梁画栋,典雅古朴。

△《南山曾公祠》(张超满摄)

浓缩客家古村落变迁

清厦客家围村是粤中地区客家建筑的典型,文化内涵深厚,历史信息丰富;它脱胎于粤东北、赣南的客家建筑,又与其有明显的区别;它既带有客家先民原住地和途经迁徙地的文化烙印,又吸收了岭南广府文化极强的建筑形式,进而受客侨文化影响,中西结合,在客家建筑中独树一帜。(姜磊《东莞清厦客家围村文化探究》)清厦村的古建筑如今已存留不多,且主要坐落在厦屋村,但基本还能较好地保存了客家祠堂、碉楼、排屋、巷门等客家古建筑。尤其是有着近三百年历史的南山曾公祠和十来座碉楼,昭示着世人:这是一个典型的珠三角客家古村落。

穿过近三百年的光阴,从清厦村客家先人流浪迁徙至荒山野地扎根,到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繁衍生息,再到在时代潮流激荡下漂洋过海,再到改革开放后工业立村,走向现代富强……这座小小的古村落,以其新旧并存的建筑,浓缩了众多东莞客家山村的历史变迁。

图文/柯坚(除属名外)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