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白癜风的治疗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96036.html

袁隆平在查看水稻生长情况。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长沙电记医院等渠道获悉,5月22日13时许,“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南长沙去世,享年91岁。

16时许,医院,路边聚集了闻讯前来送行的市民。司机停下车辆鸣笛,人们把鲜花捧在胸前,悲恸高呼:“袁爷爷,一路走好,一路走好!”

袁隆平出生于年,从事杂交水稻研究50多个春秋。他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科学家,是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

近20年,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不断刷新产量纪录。直到今年年初,袁隆平院士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

“禾下乘凉梦”是袁隆平一生的梦想,“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他的孜孜追求。近年来,杂交水稻在国内的年种植面积超过2.4亿亩,每年在海外的种植面积达万公顷。

本报记者曾多次采访袁隆平:

晚年袁隆平仍每天下田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武威、肖欢欢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昨日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南长沙去世,享年91岁。昨日13时50分许,袁隆平的秘书杨耀松通过其朋友圈证实了袁隆平逝世的消息:“世人景仰的杂交水稻之父于下午1点多因病治疗无效,不幸去世。让我们为他老人家祈祷吧!”

据媒体报道,袁隆平的保健医生称,今年3月10日,袁隆平在三亚杂交稻研究基地摔了一跤,引发身体不适。4月7日,转到长沙住院治疗。

其实,每天下田是袁隆平一直以来的习惯。年7月,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曾在湖南长沙东郊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访袁隆平。当时,虽然已是86岁高龄,老人家仍坚持每天下田。他对记者说:“身体还很好,再干4年没问题。希望到90岁时,超级稻每公顷产量能够达到17吨。”

当时,袁隆平仍每天都“泡”在田里。他住在一栋外观贴着红色瓷砖的房子,房子后头,就是他种的水稻试验田。袁隆平总要抽空到田里看两眼:“每天只要有空,我都要去看看,不看不舒服、不踏实啊,看苗长得好不好啊?有没有什么病虫害啊?长得好我就很高兴,长得不好,我就想办法,琢磨为啥长不好。基本上,这些水稻从播种到收获,一有时间我就要去看看。我们学农的身体好,每天都能到田野里呼吸新鲜空气,每天都能晒太阳。”

袁隆平还说,他对自己的研究生第一个要求就是他们必须要下田,“不下田我不带。现在书本知识很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里面、电脑里面是长不出水稻的,我们学农的,一定要实践。”

年3月,记者在全国两会期间采访了袁隆平。说到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老人家的语气顿时严肃起来。他反复强调,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否则就会被人卡住脖子。过去几年,有个论调是,产量高的米质不好,米质好的产量不高,认为现在没必要过分追求产量了。在袁隆平看来,这是片面的,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产量为代价来求优质。他说,我们在进入新世纪的时候做了战略调整,要高产优质。这个转变难度很大,但做到了。“现在亩产一千公斤的超级杂交稻口感就非常好。之前有个港商来,他以前只吃泰国米。来我们这后,给他煮了超级杂交稻米,他刚开始只是想尝一尝,结果一尝筷子停不下来了,整整吃了两碗饭,摸着肚子说太好吃了,比泰国米好吃。我得过日本越光奖,越光是日本的著名大米种类。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满足于吃饱,也要吃好。”

钟南山缅怀袁隆平:

我的挚友天堂里好好休息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方晴通讯员穗外宣)昨日,记者从广州市政府新闻办获悉,在惊悉袁隆平院士逝世后,钟南山院士送上简洁而深情的缅怀之辞:

隆平大哥:

我的挚友!

天堂里好好休息。你已经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有空就指导一下学生继续“三系”攻关。

你是一个真正的、最值得我敬佩的学者!

钟南山

袁隆平和广州,曾有一个约定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何瑞琪)“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昨日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南长沙去世。袁隆平始终活跃在科研一线,近年来谋划、选址、题名位于广州的“隆平国际现代农业公园”(以下简称“隆平公园”),发展现代都市田园,千亩稻田育下良种,带动当地乡村产业全面振兴。

隆平公园于年4月28日在广州市黄埔区大吉沙岛开园,规划面积约亩。过去,这个江心岛十分僻静,是广州最后一个只能通过渡轮到达的小岛。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受袁隆平之托,就水稻试验田选址进行了现场考察,推进第三代杂交水稻试验田建设。

如今,隆平公园处处是嫩绿的青苗,喷灌设备一字排开,浇灌着未来的希望。这里也日渐兴旺,前来参观、考察、观光、学习的团队络绎不绝。罗锡文院士表示,隆平公园将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农业科研培训、学术交流、大众科普的重要基地。

人们在这里既可以领略传统的农耕文化,也可以看到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看到采用最先进的育种技术培育的水稻、蔬菜和水果品种,以及无人驾驶拖拉机、收割机等先进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

此外,年6月,隆平院士港正式开始建设,选址位于长洲岛金洲大道南四号涌一河两岸,毗邻黄埔军校旧址,计划年建成投入使用。

当时,袁隆平在发来的祝贺视频中说,“稻花飘香的时候,如果我身体好,我一定要到现场去看一看。”

本文来源:广州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