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寺为五台山十个作为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点之一。南山寺始创于梁代,原名“大万圣佑国寺”,元代和清光绪年间都有重修建,清代改名“极乐寺”。清末,寺院主持普济和尚将原有的极乐寺、德善堂和佑国寺三部分合建成一体,形成今天的规模,称为“南山寺”。南山寺有两个通道可以上去,一条是走正门,沿石梯上山,另一条是盘山石路,开车可以上去。我们是从盘山路开车上去的,走的并不是南山寺的正大门。
我们走的“永近门”是极乐寺的便门,直接就到了大雄宝殿所在的院落。这是一个古朴的砖石木结构明清四合院,院内中心有一座高10.5米的澡瓶式砖石构建白色舍利塔,这座塔是该寺僧人曹魁祖的墓塔。
大雄宝殿是极乐寺的主体建筑,建于元、明之际。大雄宝殿外观色彩古朴,屋檐画栋、门窗彩饰以宝石蓝、豆绿、深紫为主色调、淡蓝、金色点缀其中,庄重、淡雅。大殿坐东向西,殿内主供释迦牟尼佛。大雄宝殿以精美塑像著称,殿内悬挂慈禧太后赠给南山寺主持普济大师的“真如自在”牌匾。
大雄宝殿左前侧的南楼下层为石砌窑洞上层为木结构,二层房间内主供毗卢遮那佛,两壁塑像三层,上层为十大明王,中层为三十二乐园,下层为二十四诸天。这些塑像手法独特,色彩鲜艳,造型奇特,融汇了藏汉蒙等民族风格,真是难得一见的雕塑艺术精品。南楼的每一间殿堂里,幽暗的光线中,多姿多彩的神塑布满殿堂的空间,感到非常震撼。
与南楼相连的是大雄宝殿对面的西楼,二层楼的下层是5间石砌窑洞为客堂。上层是五间木构建筑,每间是一个殿堂。从南往北依次为:普贤殿、地藏王殿、千手观音殿、玉皇殿、送子奶奶殿。在五台山的寺庙中建玉皇殿,专供玉皇大帝的极为少见。从这些殿堂供奉的神像,反映了南山寺融汇了佛教各宗派和儒道文化的特色,由此可见南山寺是一座融汇了八百多年中国儒、释、道文化的寺院。
南山寺的建筑依山而建,层次分明,各殿之间迂回曲折,小径通幽,令人有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因为我们是从最上层的极乐寺进入的,从大雄宝殿左侧的胡同往后下一段台阶,先看了佛堂院、罗汉堂,又入了善德堂。
天王殿位于庭院南边,门额横匾为蓝底金字“性空门”三字,门联:“补处上生兜率天,会启龙华授记先”。天王殿内与其他寺庙不同,正面是悬塑的是弥勒佛龙华树下说法的场面,两边四大天王和哈哼二将。
天王殿院中有印公碑一通,虽是光绪九年(公元年)所立,但碑文却是元代至元五年()所撰,是记载了弘教大师生平事迹的石碑。大概是光绪年间对南山寺进行修缮时,见原碑因时代久远、风雨剥蚀而有损,为抢救史料,故而立碑在此。
继续顺着回转曲折的台阶拾级而上,罗汉堂建筑典雅,内有汉白玉板镌刻的五百罗汉像,颇为可观。
峰回路转到了佑国寺的不二门,一路上各个殿堂大门紧闭,空无一人。站在这里远眺景致相当不错。本来想继续往前游览,但是要控制一下时间,到了不二门就原路返回停车场了。
南山寺以寺内的石雕和泥塑最有特点,内容包括佛教传说、道教典故以及林木花草等图案,刀工细致,构图精妙,堪称五台山一绝。
Tips:参观南山寺一定要让司机送到正门,自己爬石阶上去,才不会错过那些精美的石刻、砖雕。如果是从盘山路开车上去的就让司机把车子开到正门去等候,一路往下参观从正门出来和司机汇合。千万不要像我们一样直接从便门进出,加上赶时间错过很多最精彩的看点,现在回想觉得十分遗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