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科技日报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王祝华
“‘奋斗者’回来啦!”
“爸爸回来啦!”
11月28日上午8点30分,科技日报记者来到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南山港码头,看到来自中科院、中船集团等单位参研参试人员家属、科研院所工作人员、小学生们,已经早早在码头整齐地“排好队列”,有人准备好了口号,有人准备了标语,带着鲜花,赶来欢迎“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海试顺利返航!
自年10月10日起,“奋斗者”号赴马里亚纳海沟开展万米海试,成功完成13次下潜,其中8次突破万米。11月10日8时12分,“奋斗者”号创造了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11月28日上午,“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海试顺利返航
“我爸爸好酷!”
“船上那位刚好站在护栏横幅上‘祖国’二字那的就是我爱人。”中国船舶所工程师、潜水器电子系统设计师、试验组组长张伟的爱人梁女士眼含着激动地泪水,不停向船上的丈夫挥手召唤。她告诉记者:“分开2个多月了,孩子和家里的老人,还有我自己,都很想念他!能来接他回家,很激动,很兴奋,很自豪!”
科研人员张伟的爱人与孩子在码头迎接家人回家
“我爸爸好酷!”张伟7岁的儿子张睿宸站在码头,向渐渐靠岸的“探索一号”科考船上的爸爸使劲挥动着手中的小红旗。今天,小睿宸特意带上自己为“奋斗者”号创作的一幅画过来迎接亲爱的爸爸。
在这次海试任务中担任潜水器主驾驶的张伟说:“能参加到国家的重大项目,是非常大荣幸,这是我们国家深潜事业的又一个里程碑事件。”“平时也经常跟孩子聊起自己的工作,虽然小孩子还不是特别懂这里面的意义,但是就觉得爸爸很厉害!”张伟乐呵呵地说道。
“6个台风排着队来”
“这次海试任务最大的特点是海况非常恶劣,连续遭遇了6个台风的影响,台风排着队来。”已经连续3次参加深潜任务的中科院深海所首席顾问刘心成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此次任务对设备和船舶的战斗力是很大的考验。“我们最大的困难是要保证船舶的安全。这段时间,大家每天都要做大量的工作,每一次深潜结束都要进行全面检查,就像人体检一样,找到故障点后仔细排查。”
“三次执行任务,每一次都是不同的感受。年-年的‘蛟龙号’海试是我们国家载人深潜的起步阶段,是最困难的,很多技术还不是很成熟,主要引进国外的技术,然后我们来总体集成。接着到‘深海勇士’号,再到现在的‘奋斗者’号,从材料等各方面,我们攻克了许多技术难关,现在可以说,我们很多技术甚至比国外的还好。”刘心成说。
11月28日上午,“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海试顺利返航,参研参试人员列队准备下船
这位“大粉丝”你猜猜是谁?
在“探索一号”科考船上,记者看到,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校长骆清铭就像一名可爱的“粉丝”,绕着“奋斗者”号潜水器来回转,向旁边科研人员仔细讨教潜水器的功能特点。“今早我赶过来的路上,特别给这次科考团队的领队发了个祝贺短信,祝贺他们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由衷地敬佩他们。”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
骆清铭长期从事生物影像学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面向脑科学和蛋白质科学研究的重大需求,在神经光学成像和光学分子影像领域作出了系统的创新性贡献。年9月,作为引进人才,骆清铭来到海南后致力于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大学的规划和实施工作。
他告诉记者,希望能在自己的带领下,发挥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作用,与中科院深海所深入合作,在南海海洋资源保护与利用上做出更多成绩。
来源:科技日报文中图片均由科技日报记者王祝华摄
原标题:《“奋斗者”号回来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