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参考资料《方山志》,感谢善哉。
发觉泸州的《方山志》是个好东西,可惜最初的版本丢失了,现在看到的是根据昆山老和尚乾隆年间修订后来的白话文,也算是老东西的保留,而且应该是八十年代后期整理的,还算比较规矩,对于地方方志来说,是指记述地方情况的史志。有全国性的总志和地方性的州郡府县志两类。
总志如《山海经》、《大清一统志》。以省为单位的方志称“通志”,如《山西通志》,元以后著名的乡镇、寺观、山川也多有志,如《南浔志》、《灵隐寺志》。方志分门别类,取材丰富,是研究历史及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很多人对方志不了解,有的以为就是地方风土人情的荟萃,大体问题不大,但是一些比较有名的虽然地方方志有记载,但是自己也会单独立志,比如《方山志》,但是实际上还是围绕着佛教文化来看的方山,角度个人觉得民间化不够。
当然我看到的也不是古版本,所以原始版本可能有不同,但是即便如此对于方山来说,和尚确实也很多有发言权,据说最早由魏武帝庙,建于何时没办法考证了。而且为什么会在蜀国的地盘建曹丕的庙宇我有点恍惚,但是确实魏国在年灭了蜀国,那么建立一个魏武帝庙也是有可能的。这段历史在后来永乐大典的《江阳谱》也有记录。
然后唐玄宗天宝六年就是公元年敕建云峰禅院,而且传说是李隆基梦到这个地方,你说神奇吧,所以虽然不是皇家寺院,也是皇帝老儿御赐的哦。宋朝也有天然禅师来建设的说法,可是元朝没有记载,大约战火原因荒废了,民不聊生,还有啥子信仰呢?方山真的有点规模其实要从康熙算起,但是历代来的传承这里的佛法笼罩了数千年,为禅宗“临济”法,正宗的不二法门到如今。
对于方山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沽酒客就不多说,因为不懂怕贻笑大方。倒是一段记录方山的佛教音乐引起我的兴趣、
佛教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据知,是一种唱颂仪式,也称“佛教乐曲”,就是念佛经配上音乐进行讽咏。其实用音乐唱经典,佛家、道家和儒家都有,我甚至以为以前诸子百家应该都有吧。
我国佛教音乐,最早可追溯到佛教的传入,自它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固有文化相融合,最终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一部份佛教音乐可能随之传入,因为有僧伽,便有礼佛之仪,既有礼佛之仪,则有赞呗之需。
但佛教弘传初期的“梵呗”多是西域风格的佛曲,似乎有点异国风味,流传不久三国时,曹植在熟解梵音的基础上,创作“渔山制梵”,实为开创中国化佛曲之先河,东晋时开始确立唱导制度,为佛教音乐的目的、内容、形式、场合和规模奠定了基础。
如庐山慧远(——)就是开创以音乐为舟楫,弘扬佛法,传播教仪的大师。齐梁时候竟陵文宣王萧子良“集京师善声沙门”于一处,专门创作研究佛教音乐,其中僧辩被称为“独步齐初”的佛乐家,确立以“哀婉”为特点的南方梵呗风格。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而且“素精乐律”,他利用梁朝制定雅乐的机会,钦定了有大量佛教内容的雅乐,后隋代继承视为“华夏正声”,并创设了“无遮大会”,“盂兰盆会”,“梁皇宝忏”等佛教典仪,为后世佛教音乐提供了新的范例和演出场合,这种佛曲的清乐化,是佛教音乐开始与中国传统音乐融合的标志。
道理这个唐代,佛曲大盛,俗讲风行,朝廷耽于佛曲,百姓则把庙会视为最重要的娱乐场所;他们演讲为老百姓所熱悉和喜爱的佛曲。这样,佛曲则由宫廷音乐走向民间音乐结合的道路,由来自西域佛国音乐变成了中国佛教音乐。
唐书中有大量佛曲名,均由梁乐演化而来的“法曲”。据《西河诗话》载:“佛曲在隋唐有之,不始金元,如唐乐府有普光佛曲,日光明佛曲等八种;又入婆调,释迦文佛曲,妙华佛曲等九曲......今吴门佛寺,犹能作梵乐,每唱佛曲,以笙笛逐之,名清乐,即其遗意”,现仅在敦煌杂曲中还保留一部分佛曲作品。
宋元之后,佛教音乐因市民阶层的出现趋于通俗化,对中国说唱音乐及演奏以多方面的影响。如宋词、元曲中的词牌、曲牌,有词牌《菩萨蛮》,曲牌《双调五供养》等,甚至七弦琴中的音乐也有《普庵咒》、《三皈依》等唐赞曲目。
可见佛教音乐影响遗痕,宋代的佛教更加吸收民间音乐以丰富自己,俗讲宝卷在宋代盛极一时,影响许多戏曲及曲艺音乐。明代佛曲深入民间,成为市民音乐生活的重要内容,曾一度失传的“瑜伽施食焰口”,由于密宗的兴起又再度流传,经后世增益演变而形成今世尚存的一套融赞、偈、咒、声器乐、手印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炉,带有一定情节性的佛曲套曲。
而以前泸州方山云峰寺每年庙会所敷演的“瑜伽焰口”“功德焰口”都是继承佛曲传统而来的套曲,今天不知道还有没有,也没有听过。
从明、清到近代,佛教音乐与唐、宋相比,已日趋衰微,但是,由于佛教音乐的影响而民间音乐却日趋繁荣,特别是民间乐器和说唱音乐。说明佛教对古代文化的充分尊重而使其能在民间已失传的情况下保存下来,并且得到普通老百姓的喜爱。
这种传播佛曲和技法民间,逐渐形成为民众生活服务的宗教性音乐,是很有历史意义的。
泸州方山云峰寺佛教音乐的由来,据《方山志》记载在明末清初来源于川东梁平“双桂堂”,后宏传于重庆花岩寺、罗汉寺。康熙中由花岩寺圣可禅师传入。据寺僧回忆,是由“下江腔”与“川腔”合流而成,属于庙堂音乐或法事音乐。
有赞、偈诵等多种形式,因圣可禅师是川北营山县人,到浙江省宁波天童寺圆悟大师处学来的,由此形成了川腔的唱法,俗称“禅腔”。
风格上可分为两类,一类主要是唱、奏给佛、萨、饿鬼等听的;一类主要是唱给现实对象如佛徒和施主听的,后一类可称为民间佛乐或民间佛曲如佛诞,传戒,朝暮课诵,道场忏法,水陆法会,瑜伽施食焰口。
此类音乐渊源古远,且代代相传,不容更替,使用场合和传投方式都比较特殊,而且具有宗教的神密性,如未经“三学”认真修习,是演唱不好的。即所“当于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令此小法者,得大道,亦使如来名声普闻”,目的是为了“宣唱法理,开导众心”。是“集众行香,取(原稿缺字)静摄专仰也”。
从美学观点上讲,佛教音乐是取静、远、肃、穆、平和为高,反对糜糜之音,
这些、赞、偈、咒早已形成云峰寺佛教主要规仪,在泸州属临济正宗法系的寺庙唱腔大体一致。
‘法事’音乐也称“梵音”。据载:天竺方,凡歌咏法俗,皆称为呗,至于此土,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号为梵音。
赞颂类音乐典雅舒缓,旋律起伏跌宕,如“八大赞”,“四大祝延”等。转读类则旋律性不强,常以一个旋律短句作链式反复进行,如各类经咒及称诵佛号等。
还有晨钟暮鼓,也是云峰寺六时清梵之一。据《百丈清规法器章》记:大钟丛林号令之始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冥昧。法鼓,凡主持上堂,小参,普说,入室并击之。......更鼓早晚平击三通。规定了晨钟鼓的使用范围与方法。
其词为“撞钟偈”,内容为敬佛送神之警示,腔调平腔一咏无起伏,听起来好象平铺直叙,由于它出现在凌晨的寺庙空间,与山林幽谷相映,声音特别悠扬悦耳,更具神秘感,发人深省。
词为36句,分别念为“初叩”、“二叩”、“三叩”。晨钟先叩钟后击鼓,暮鼓先击鼓后鸣钟,唱三组偈文共句,撞响钟,鼓点亦相同。
云峰寺庙会佛曲的演奏,分工非常严密不得越位。有齐唱,二部对唱,转佛念唱,领腔等,乐器均为敲击乐器也称法器,以钟鼓、引磬、木鱼为主,配以铛子,法铃等,取其清彻静穆的效果。有时也用箫,笛组合。
唱念按佛教经书上注的音符进行。如《禅门课诵》每句经文旁均注有符号,节拍由师父口授亲传,世代承袭,据说在八九十年代云峰寺仍沿用祖传的“敲打、唱、念”章法。因无文字专著或记载,仅据僧人座说口述,今天就不知道是不是还保留如初,应该有传承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629.html